日前,“工匠精神”入选“2016年十大流行语”,再度引发人们对这一热词的聚焦。而当大国工匠身上集中体现出的工匠精神,成为社会气质、时代气质,那么,国家的创新发展也就有了结实根基和有力支撑。
12月16日下午,一场关于“大国工匠与国家创新发展”的讨论在国家会议中心展开。
在这场由工人日报社和中国职工国际旅行社总社联合主办的论坛上,5位演讲人从工会、企业、职工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享,他们用丰富的事例诠释了工会在职工“双创”活动中的新作为,以及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在汇聚创新力量中的平台效应。特别是3位工匠代表的精彩呈现,展现出广大职工投身“双创”,践行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的生动画面。
搭建平台释放创新活力
“两年来,共评选创新成果274项,其中,创效1000万元以上的93项,占比33.9%;500万元~1000万元的49项,占比17.9%;500万元以下的135项,占比49.3%。”这是辽宁省总工会交出的职工技术创新成绩单。
论坛上,辽宁省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副部长杨韧分享了工会在职工“双创”中,搭建创新平台、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的辽宁经验。
“在全国第四届、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辽宁代表队分别位列总分第一和第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辽宁技术工人队伍的整体水平。”在杨韧看来,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工会组织在制度设计、措施完善、加大投入等方面的努力。
为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辽宁省总深入基层调研,撰写完成《关于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不少具有前瞻性的意见建议被写入其中。与此同时,辽宁省总重视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并以此为抓手,带动职工培训工作深入开展。沈阳市总的“百千万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等活动,成为辽宁地方工会“因地制宜”开展职工培训的典型样本。
“十佳创新成果、十佳技能标兵、十佳创新能手,奖励5万元;百佳创新成果,奖励3万元。”杨韧介绍说,“百万职工技术创新立功竞赛活动”中,省总共出资500万元用于鼓励职工创新。
创新工作室打造工人品牌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凝聚创新力量的新载体,是弘扬劳模精神的大平台,也是培育高端人才的孵化器。”中建二局工会主席邓小林如是说。
在中建二局,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将职工创新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企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以苏宪新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例,该工作室的科技成果被运用于国内首栋全预制装配式住宅,并凭借其工业化程度高、质量稳定、绿色环保的特点,获得节能减排效果,累计产生经济效益886.21万元。
“有人说,科技创新、发明创造是科学家的事,我要说,中国创造同样需要基层‘创客’。”51岁的采油工人程少春侃侃讲述着他和工友们打造工人品牌的故事。
程少春来自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2007年,程少春创新工作室成立。“从人员配置到课题筛选,全部来自生产现场,是最接地气的团队。”他说。
采油作业区工人刘军一直想发明一款为油井添加化学助剂的自动装置,以避免人工添加时被药剂灼伤。结合他的设计思路进行改进,程少春工作室制作了一套自动加药装置,目前已在现场应用。
修井作业时有时井下压力瞬间增加,会将原油喷出造成险情。修井工李峰涛想根治这个问题,找到程少春帮忙。最终,工作室成功发明了井口应急防喷舵,并申请了国家专利。
“把不安全变安全,把复杂变简单。”基于这样的思路,程少春和同事们继续着“创客”之路。截至目前,该工作室共推出57项小改小革,29项设计标准。
大国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板锉、钻头、榔头、刀具,这是陪伴钳工巩鹏28年的“老战友”。这位来自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的“大国工匠”在回顾成长之路时,始终难忘师傅秦井芳的谆谆教诲。
“刚工作时,在秦师傅的指导下,天天练习使用大板锉。直径50厘米的钢棒最后被我锉成了一根针的粗细。”巩鹏回忆说。
2000年,巩鹏参加了三院首届技师技能竞赛,并摘得钳工组冠军。他说,是师傅的敬业精神激励自己最终完成了比赛,结束时他的双手已经皮肉模糊。
生产中学以致用,大赛中提升技艺,巩鹏练出了一手锉削的好功夫。在他和班组成员的努力下,先后完成20余项技术革新,直接和间接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2009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先后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大剧院上演。钢琴家刘诗昆参与演奏的《百年圆梦》,征服了在场的听众。刘诗昆在接受采访时说:“感谢这架钢琴的调音师,没有他就没有我的演出成功。”
“南粤工匠”陈德然就是这架钢琴的调音师。
如今,很多调音师都依赖电子音准仪调音,省时又方便,但陈德然却固执地坚持用手触摸,用耳朵倾听。“别人10秒可以调好的音,我用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都觉得值。”在他看来,有些活儿,用手工才可以做得精细,机器调不出富有感情的声音。
“我们从来不缺少高学历的人,缺少的是大国工匠,我将继续发扬工匠精神,也希望工匠精神能成为时代气质。”陈德然说。(记者 王维砚)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