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厚老实、不善言谈、任劳任怨,这是大多数人眼中的郭志渝。从一个稚嫩少年到一个能工巧匠,与设备维修结缘,48岁的郭志渝已经在设备维修这个岗位上坚守了近30年。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岗位的时候。“干这一行,源于热爱、起于兴趣。”他这样说道。郭志渝工作场景。中…
他们虽然没有专家、工程师般的响亮头衔,但却有着非凡的实践技能和过硬的创新本领,凭借着十年磨一剑般的钻研精神和那股不达目的不服输的劲头,在平凡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既是中华民族工…
程金波(右)在生产车间开展业务技术指导 钢花飞溅,机器轰鸣,在湖北鸿路钢结构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湖北省人大代表、该公司专业化工厂厂长程金波与同事正在紧张调试着机器。 近几年,该公司不断提升优化产能,实现产值逆势增长,这些成绩离不开“程金波劳模创新工作室”…
【绝活看点】 一块瓷土,烧制成洁白温润的雕塑;两三篾刀,勾勒出人物、花卉等众多鲜活形象。苏献忠,福建德化人,他潜心白瓷雕塑技艺30余年,打破了白瓷题材的限制,让白瓷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走进德化白瓷技艺传承人苏献忠(见图,资料照片)的工作室,一张普通木…
现代快报讯 今年58岁的谢大春曾是一名高考落榜生,但他从没放弃过梦想,刻苦努力埋头苦干,如今他已成为国家一级创新工程师、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技术专家,他带领团队开发出来的电子级高纯度石英砂更是将纯度提高到了99.9999%,填补了国内空白。△谢大春永不放弃,高考落…
【绝活看点】一块精美的藏毯,需要经过选备羊毛、纺制纱线、染色、绘图打样、编织、清洗平剪等多道繁复的工序,并且工序之间需环环相扣。藏毯手艺匠人盆达投身藏毯技艺传承近30年,一颗守护传统技艺的初心始终不改。“嗒嗒嗒”……阵阵清脆的敲击声,从拉萨西郊的一个院落…
【绝活看点】从事文物修复36年,一件件破损青铜器、石器、玉器在郭汉中手中恢复往日神韵。他将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塑形补配、黄泥石膏翻模等修复工艺,使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等国家一级文物得以较为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目光盯着1…
在7月15日举行的古城保护日主题活动中,15名曾在古城内参与众多古建保护修缮的传统手工艺人被评为“绍兴古建民间工匠”,他们也是“绍兴古建民间工匠库”的首批成员。他们有着怎样的技艺?成立“绍兴古建民间工匠库”又有何意义?迎恩门风情水街仿古戏台修建现场。优秀古…
中国文物学会全国第一个“专门技艺研习点”落户郑州。 6月22日,李仁清又迎来了一件大事,他和往常一样,和每一个来人握手、道谢、鞠躬,满脸笑容,谦逊到了极点。实际上,他早已荣誉等身。 这一天,中国文物学会在他的博物馆里成立了传拓技艺研习基地,这是中国文…
工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财富,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工匠精神,兢兢业业的职业道德、精益求精的职业能力、德才兼备的职业品质,同样是一种难得的财富,有着重要的学习与传承价值。 自浙江省总工会启动 “浙江工匠”评选工作以来,提出了评选工作向制造业技能人才、杰…
“产品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技术就是能用最合理最优的方案解决实际的问题。客户或许只有粗略的指标要求,但技术人员需要分析预设。当然如何尽量做到最合理最优,那就得更主动地去掌握更多资源和技术方案,融会贯通。”在采访中,陈小珍说。过几天,陈小珍即将带领工作室团…
谢邦鹏第一次跟师傅来到抢修现场,就被现实“泼了一盆冷水”。顶着“清华博士”光环走进一线电力班组的他,本来对自己的专业基础信心满满,结果在抢修现场,他发现自己根本不懂设备操作,甚至连师傅们说的上海话都听不懂,只能傻站在一旁。那时,他的自信心很受打击。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