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继去年之后,“工匠精神”再次写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中国工匠”,寄予厚望的“质量时代”,在江西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中引发热议。
“国家这么重视工匠精神,我们更有干劲了。” 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高安市超鹰齿轮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英很是振奋。“工匠精神就是要做一行爱一行,肯坚持、多琢磨,把手艺搞精、搞专。”
精工于细,匠心创造大价值。“我们公司现在处于高速成长期,正在大力进行科技创新,工匠精神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吴英举例说,公司某道齿轮工序,以前一个班只能做500个,通过不断摸索和探讨,一个班现在可以轻轻松松做3000个,这都是技术创新带来的好处。“要进行技术创新,特别需要这种沉下心做事和钻研的工匠精神。”
“为什么总有人去外国买一些手工制造的物件?为什么日本的马桶盖都那么受欢迎?”全国人大代表、弋阳县南岩镇水南村委会黄家村小组组长、弋阳大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长林说,看起来买的是产品,实际上是认可人家的“工匠精神”。
“对我们制造行业来说,在今天,机器可以取代工匠,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黄长林说,机器要靠人研发、靠人控制,关键还是人才起作用,他每年都要花钱把公司员工送到高等院校参加技能培训。他认为,一名真正的工匠,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有一种品质、一种精神,即能耐下性子,摒除杂念,始终保持进取韧劲,不断涵养创新灵感,坚持从优良传统中汲取智慧,从创新实践中锤炼本领,用一颗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匠心,创造优秀的产品。
“要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还要从培育工匠精神的文化土壤上下功夫。”全国人大代表、泰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代放说,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来说,要构建一个“工匠精神”得以茁壮成长的大环境,不仅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注重质量、塑造品牌,还要加强产品生产标准、质量检测标准的制定。他表示,要成为大国工匠,往往需要十几年、几十年,必须有一种事业心和责任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现在社会上有一种不良倾向,很多电视选秀节目或成功学的书,宣扬一夜成名、迅速致富,容易形成一种浮躁的社会心态,尤其对年轻人会产生不好的导向。
“工匠精神不会凭空产生,大国工匠需要土壤。必须弘扬勤劳致富敬业,让大家通过踏实工作、精益求精、刻苦钻研来收获成功、创造美好的生活,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黄代放说。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