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3日,“金隅杯”手工木工大赛发布暨第五届龙顺成鲁班工匠节在金隅龙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顺利举办。
在北京市总工会、金隅集团工会、各相关行业协会及广大新闻媒体的共同见证下,龙顺成举办了“金隅杯”手工木工大赛赛制发布、祭拜鲁班先师、大国工匠刘更生工匠精神分享、非遗在社区创建计划(京作非遗博物馆)、“御鉴”系列新品发布会、京作榫卯文化体验交流等系列活动。
出席此次盛会的嘉宾有: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发展部副部长于瑞国,北京市家具行业协会秘书长任淑琴,北京老字号协会办公室主任穆朝阳,东城区文旅局非遗科科长朱海斌,东城区非遗联盟秘书长杨建业,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商业分会秘书长陈雪,北京城市学院副校长练玉春,中国旅游集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旅研究院原院长陈文杰,“文化拾遗”项目主持人王个个。
主办方出席人员: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工作部张生艳,北京金隅天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志君,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经理高自强,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龙顺成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种桂友,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龙顺成第五代传承人刘更生,以及国内外红木文化爱好者参加本次活动。央视频、中国日报网、新华快讯、北京广播网等35家媒体现场采访报道,微信、抖音等平台同步现场直播。
近年来,龙顺成一直致力于继承鲁班遗志,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和坚守非遗技艺,守正创新推出新产品,在非遗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作为国家级非遗文化保护单位,龙顺成义不容辞地承载着传承京作文化、鲁班精神的光荣使命。
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发展部副部长于瑞国致辞
北京金隅天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志君致辞
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经理高自强致辞
此次活动,龙顺成邀请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龙顺成第四代传承人种桂友等行业专家共同见证祭祖仪式。宣读祭文、重温“京作”七十二字诀,追寻鲁班先祖,讲求师徒传承。在刻苦钻研,提升技艺水平的同时,将中华民族悠久的师承文化发扬光大。
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龙顺成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种桂友
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龙顺成第五代传承人刘更生主持祭拜鲁班先师仪式
今年3月,刘更生荣获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颁布的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这是对以刘更生为代表的无数产业工人不忘初心,开拓进取鲁班精神的激励,刘更生现场分享了对鲁班工匠精神的一些感悟和“格物之致 匠造之擢 龙顺成公司成立160周年大国工匠紫檀经典重器展”内容。
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龙顺成第五代传承人刘更生讲述工匠精神
“格物之致 匠造之擢”龙顺成公司成立160周年大国工匠紫檀经典重器展
2021年,金隅集团投资1.5亿,改造升级“金隅龙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初步形成了以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为核心的,集京作、京韵、京味儿文化展示与体验,红木家具及文创销售,大师工坊、鲁班学堂、文物鉴定与修复于一体的文创集群,积极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进社区。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执行馆长南红国现场分享了“非遗在社区创建计划”,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执行馆长南红国分享“非遗在社区创建计划”
秉承着“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理念,龙顺成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以金隅集团“四个发展”战略为引领,聚焦“文化、产品、营销”三条主线,龙顺成今年创新开发了“御鉴”系列新中式产品,龙顺成设计师姚海英现场分享设计理念。据悉,新店城外诚店也将于7月15日正式开业。
龙顺成设计师姚海英分享设计理念
龙顺成“御鉴”系列
不忘“百工圣祖”,厚植工匠文化。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搭建手工木工企业相互交流学习平台,扩大社会对手工木工行业认知度,金隅集团举办“金隅杯”手工木工大赛,集团工会工作部张生艳现场发布赛制要求。刘更生弟子王文光作为参赛代表发言,将以公平、友好的态度进行比赛,提高手工木工技术,增强行业之间交流。
北京金隅集团工会工作部张生艳发布赛制要求
榫卯文化是我国传统家具文化的瑰宝,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聚几千年家具文化精髓,尽显古人智慧。王文光师傅现场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留学生们展示榫卯结构,交流京作非遗文化。
王文光师傅现场为海外留学生讲解榫卯文化
在鲁班工匠节举办之际,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侯君舒一行到北京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参观调研,参观明清硬木家具和为重要历史事件定制的大国器物,了解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保护情况,龙顺成公司经理高自强、副经理刘更生陪同调研,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进行交流汇报。赓续非遗传承,做好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播。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侯君舒一行到京作非遗博物馆调研
百年传承,匠心筑就。160年来,传承六代不曾间断的龙顺成匠人师傅们,用行动诠释“鲁班工匠精神”。近年来,龙顺成一直在致力于京作家具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京作红木家具为载体,守正创新,传承和传播京作非遗文化,为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传承和发扬大国气象的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