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工匠千锤百炼传神韵徽州工匠千锤百炼传神韵徽州工匠千锤百炼传神韵徽州工匠千锤百炼传神韵徽州自古就是培养能工巧匠的沃土,“家财万贯,不如薄艺在身”是徽州先人的生活哲学。近年来,黄山市相继举办“徽州百工”竞技评比系列活动,传承徽州工匠精神,打造徽州工匠品牌——
■ 本报记者 吴江海/文本报记者 潘 成/图
8月12日,黄山市“徽州百工”徽派盆景制作技艺大赛在歙县府衙广场举行,来自各区县的27名选手参加了盆景制作评比和理论知识测试。比赛现场,徽州木雕、砖雕等各类徽派传统工艺传承人也前来献艺助兴。这是该市今年举办的“徽州百工”竞技评比系列活动的第8场赛事。
植根乡土融入生活
早在7月中旬,黄山市与故宫博物院签署合作协议,设立故宫徽派传统工艺文化创意馆,预计10月份对外开放。这标志着徽州传统工艺继今年4月举办故宫特展后,将在我国传统工艺最高殿堂持续展现其相承千年的璀璨风采。
“徽州这么一个‘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地方,为什么能够创造出那么多奇迹,为什么能出一代又一代著名的历史人物,客观上除了山清水秀、非常适宜生活外,更重要的是匠人精神的世代传承:文化上注重教育,注重知识,注重人文体系的延续;行动上一丝不苟,做事兢兢业业,务实耕耘。这种精神在新时代尤为珍贵。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评价,或许道出了故宫相中徽派传统工艺的缘由。
徽派传统工艺最早可追溯到两晋时期。然而,在“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古代,徽州工匠虽起于微末,却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发于华枝,让朝廷在家乡设置“歙砚务”“墨务官”,让“史书”为之立传。万历年间修编的《歙志》,专门设置《艺能》卷,记载了书画之“文艺”、医家堪舆之“奥艺”、琴棋投壶之“雅艺”、文房四宝之“清艺”、刺绣塑像之“绝艺”、罗盘制灯之“巧艺”、平台台阁之“奇艺”、金银竹漆装裱之“精艺”、烟火之“幻艺”和傀儡口技之“戏艺”等各类技艺名匠的成就和贡献。
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张小平介绍,徽州自古以来就是培养能工巧匠的沃土,“家财万贯,不如薄艺在身”是徽州先人的生活哲学。徽州之所以出现大量工匠,主要是山多地少的生存环境压力、“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文化教育熏陶以及“百姓日用即道”等社会思潮影响。他介绍,徽州工匠就地取材、亦工亦农,门类涉及木竹铜铁、桶扳棕漆等当地百姓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同时,徽州工匠世代相传、注重技术,“百工之人,不齿相师”,为了生计和声誉,在技术、质量方面不敢有丝毫马虎。
“徽州传统工艺植根乡土、融入生活,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和生命力,而明清时期徽商的崛起,推动了徽州传统工艺传承创新、精益求精,形成了独特的徽派风格和审美价值。 ”黄山市文化委主任胡建斌介绍,作为徽州文化核心发祥地,黄山市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艺术等14大类1325个项目,种类和数量在全省各市中均位列第一;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0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45人,均占全省1/4。其中徽州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程大位珠算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与时俱进服务发展
8月举行的这场“徽州百工”徽派盆景制作技艺大赛是该市今年 “徽州百工”竞技评比系列活动的第8场赛事。“徽州百工,传承的是一份劳动技能;徽之匠心,彰显的是一份职业精神。 ”黄山市政协副主席、市总工会主席胡宁说,去年开始,市总工会、人社局等单位联合举办“徽州百工”竞技评比系列活动,既立足于弘扬徽匠精神,传承和创新徽派传统工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又着眼于打造徽匠品牌,推动职工素质建设,助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当年,共举办了16个大项32个小项的技能技艺比赛,有280多个单位近万名职工参与竞技活动。
8月12日凌晨,杭黄高铁项目三阳站特大桥站台合建连续梁合龙,标志着这条铁路最后一个重点控制性工程顺利完成,全线将转入无砟轨道施工和铺架阶段。杭黄铁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平介绍,杭黄高铁是串起名城(杭州)、名江(富春江、新安江)、名湖(千岛湖)、名山(黄山)的世界级黄金旅游通道。去年,黄山市积极与杭黄铁路公司对接,将“徽州百工”竞技评比系列活动引入杭黄铁路(黄山段)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等所有单位,以“争当杭黄高铁建设先锋”为主题,在全线开展“比安全,赛文明施工保安康;比质量,赛工程创优争一流;比进度,赛科学施工保工期;比效益,赛精益管理上水平;比创新,赛技术进步敢引领;比环境,赛生态建设创优美;比廉洁,赛廉政施工讲清正;比稳定,赛路地共建促和谐”劳动竞赛,涌现出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创造和刷新了山区高铁建设的一批新纪录。
黄山市总工会副主席李维玲介绍,“徽州百工”竞技评比系列活动是黄山市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中的一项新探索,重点聚焦徽派技艺传承、旅游服务行业和新型工业化三方面,并逐步拓展到重点工程、民生民计、扶贫攻坚等领域,目前已先后举办木雕竹雕、徽墨、木工、根雕、徽派盆景、徽派厨艺、太平猴魁等传统工艺比拼,以及景区导游、索道、电焊、数控车床、地质找矿、医疗急救等专业竞技,开展了税务系统业务大赛、窗口行业文明礼仪大赛、快递员技能竞赛、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反假技能竞赛、“送国债服务下乡”竞赛等赛事,推动参赛单位的技术交流、技术比武、技术创新。
创新机制铸造品牌
7月中旬,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公布了参赛选手名单,我国有52名选手将参加此次大赛的47个项目。其中,邢台技师学院教师吴忌和黄山学院学生孙伟、汪仕洋将分别参加家具制作和园艺两个项目竞技。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将于今年10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世界技能大赛素有“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之誉,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有意思的是吴忌不仅是黄山市人,而且2014年才从休宁德胜鲁班木工学校毕业。
休宁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创办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倡导“工匠精神”,首创“匠士”学位,学生的毕业考试是全靠榫卯结构制作完成一张八仙桌和两把太师椅。 10多年来,该校走出400多名木工匠士。在2014年、2015年的世界青年木家具制作邀请赛上,该校学生代表中国参赛获得最高奖——传统工艺奖。
“只有创新体制机制,才能使徽派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才能让徽派传统工艺绽放更多精彩。 ”黄山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08年,该市率先在全省对从事徽州木雕、石雕、砖雕和竹雕等民间传统艺术传承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职称认定,不唯学历,注重能力业绩。近年来,黄山市建立了一批非遗传习基地,创办了非遗创意产业园,扶持传统技艺开展生产性保护利用,促进活态传承徽州百工技艺,推动“工匠精神”回归。同时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先后组建安徽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安徽非遗职业教育集团,新建黄山炎培职业学校,与黄山学院、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今年,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我省两家入选“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培计划”的高校之一。
“科学家脑中产生想法,工程师图纸施工实现工程化,工匠制造出产品,三者缺一不可。 ”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安徽省行知学校校长于日锦认为,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基,“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之魂。他介绍,从2007年开始,该校创办全国首家徽雕艺术学校,先后开设砚雕、砖雕、石雕、木雕、徽墨、徽派盆景、手工制茶、徽派建筑技艺等特色专业,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徽派传统工艺传承人才近千名。
“让每一次竞赛都成为一次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弘扬,成为一次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徽州百工工匠精神的展示,成为一次弘扬古徽州的传统技艺与展示徽州新百工新技术、新工艺、新特色的完美结合。”胡宁对“徽州百工”竞技评比系列活动如此期待,更充满信心。
(原标题:徽州工匠千锤百炼传神韵)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