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团中央于2005年为沈阳命名的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技能人才培养专业机构。13年来,在共青团中央、共青团辽宁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在沈阳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共青团沈阳市委多措并举推进基地建设,形成了具有沈阳特色的建设模式和社会功能,打造出了“沈阳青年技能”的亮丽品牌,为青年技能人才茁壮成长、促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命名一批实训基地
基于沈阳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共青团沈阳市委在青年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业已形成的做法和经验,共青团中央命名沈阳为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明确了基地建设工作职能、组织运行机制、未来发展规划等相关内容。
按照团中央和沈阳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团市委相继出台了《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工作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结合团中央规定的工作职能和内容,相继命名建设一批“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站”,广泛开展青工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形成了“基地办和各企业双向互动,各种培训资源广泛参与,各工种全方位覆盖”的青年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
开展导师带徒活动
在做好企业常项导师带徒活动基础上,组织对新分配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导师带徒活动,完善了考核激励制度,并开辟了基地建设的国家级师资力量——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导师团,对沈阳乃至全国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发展进行政策指导和职业生涯导航。目前,导师团已在全国范围内聘请了100多名专家担任导师,利用青工普训等多种学术交流的方式,传授先进技能理念、经验和手段,有效帮助青工解决了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依托完备的工作体系,以沈飞、金杯等23个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6个技能鉴定站为重点,以基层二级普训和基地办一级普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数控、工具钳工等近百个工种的实操普训,13年来,共普训青工超过16万人次,为企业生产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技能人才。
畅通技能鉴定“绿色通道”
基地采取企业自主鉴定、基地鉴定、大赛鉴定等方式,为广大青工技能鉴定开辟了“绿色通道”,通过技能鉴定、拿到技能证书后,基地办将补贴实际费用50%。进入市级以上大赛前三名和实际操作及理论考试60分以上的选手,可以破格晋升技能等级。突破了比例、资历、年龄、身份等限制,满足了青工获得认证、提升技术等级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基地竞赛体系主要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大赛。其中省、市两级“青年职业技能大赛”,13年来,累计15万名青工参与到竞赛中来。在全国范围内,13年来,全国各地共举办省级青工技能竞赛2953场,市级竞赛11984场,累计有1290多万名青年技术工人参加各级竞赛,21.1万名青年通过技能竞赛活动晋升技术等级,有力牵动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营造技能文化氛围
基地建设注重青年技能文化的营造和培育,通过成立沈阳市青年技师协会,在沈鼓集团、沈阳机床等企业设立分会,形成了市企链条式结构,牵头开展报告会、现场技能论坛等系列交流活动,受益青工10万人次。
组织评选表彰“沈阳十大杰出青年技能人才”、“沈阳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利用媒体广泛宣传,选树和推荐为全市乃至全国的青年典型,在方文墨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后,刘刚、洪家光荣获了全国“最美青工”。 组织广大青工在各自领域开展“小建议、小革新、小设计、小改造、小发明”活动,创造新兴的富有当代青年特点的工业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塑形等功能,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源头活水,在传承工业文化的同时,更是赋予了沈阳工业文化全新的时代内涵与传播力量。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