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点多,记者走进正在建设中的江阴马儿岛酒店工地现场,沿着简易的楼梯拾阶而上,眼前的五位年轻人正在楼层中专注地打螺丝、做吊顶、封石膏板……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这五人是苏州金螳螂公益慈善基金会“千人工匠”精准帮扶计划的受益人,平均年龄27岁,来自遥远的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来到金螳螂承建的工地上实习,他们自封为“五虎上将”,相互打气、相互关心,争取早日拥有一技之长。
杨杰是“五虎”中年龄最小的,年仅18周岁的他学历不高,也曾在外打工,他坦言:“去年在外地做服务员,工作枯燥也没有挑战,回到老家生活更是百无聊赖。在这里,我想学专业的技术,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金螳螂公司地处江南,而松桃则在西南,1500公里的距离之间是什么样的缘分使其结下深厚友情,像“五虎”这样的青壮年们又为何毅然加入“千人工匠”计划中?金螳螂在公益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自2013年国家确定苏州市对口帮扶贵州省铜仁市以来,苏州把资本、技术、市场优势和铜仁当地的资源、生态、劳动力等结合起来,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去年春末夏初,金螳螂公益慈善基金会来到松桃县,深入武陵山区腹地进行实地考察,仅仅3天就走了10个村寨,亲身了解当地经济、交通以及村民的实际情况。据当地官员介绍,虽然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提速的良好态势,但截至2016年末全县仍有约1.89万户,6.67万人有待精准脱贫。
历经半年多的考察、磋商,结合当地的脱贫需求,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动力,金螳螂精心“定制”的“千人工匠”精准帮扶行动应运而生。根据在建筑装饰行业的资源,金螳螂为松桃县18-45周岁的贫困青年提供五大技术工种培训,包括水工、电工、木工、镶贴工、涂裱工等。通过技能实训、素养提升、辅助就业等,实现从单一的“输血式”支援向“造血式”技术传授发展,为精准扶贫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据金螳螂慈善基金会介绍,当前松桃县已有近200名青壮年参加“千人工匠”计划,第一批学员为80人,第二批100多人。该项目共分三个阶段进行,为期四个月。第一阶段为一个月,在当地实行全封闭军事化管理,金螳螂派出业务拔尖的老师前往松桃进行组合工种教学,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操作,力求学员达到“入门级”水平。
第二阶段为期10天,学员们来到苏州金螳螂总部学习基本的职业素养、礼仪文化,参观公司的精品项目、苏州博物馆、山塘街等蕴含吴门工匠精神的地方,开阔学员的眼界,提升学员的艺术修养。
第三阶段进入实战实训,将学员们分别整编到公司正在进行的各个项目中去,专门安排师傅现场教学,实习期为2到3个月。“五虎上将”就是第一批培训的学员,目前正在进行第三阶段的工地实习。
开班以来,金螳螂讲师们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深深地折服每一位学员。很多学员都由原来试试看的心态转为全身心投入学习。“五虎”的现场师傅名叫宗生林,在金螳螂工作了20个年头,技艺精湛、为人谦和。在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中,宗师傅不仅毫无保留地教他们装修技术,还在生活上、思想上给予帮助。宗师傅介绍,五个青年的进步都很大,其中变化最大的要数身子最为瘦弱的唐学海。
今年28岁的唐学海,曾在村里当了多年的卫生员,因为体力支出大,刚参加培训就感到很不适应。然而,师傅并没有放弃这个“小个子”,加强他的体能训练,开导他克服困难。“我现在力气比以前大多了,拿到第一个月的实习工资就寄了1000元给老家父母。”唐学海自豪地说道。
同样是28岁的龙召良,被工友们称为“劳动模范”,实习期间不仅出满勤,而且主动配合加班赶进度,第一个月就拿到实习工资2900元,这也是“五虎”中最高的。“实习期是3个月,学得好2个月就能转正。转正后,满勤的话人均年收入可以达到5万到8万元。”宗师傅的话更加坚定了“五虎”的学艺决心。
参与“千人工匠”项目,“五虎”收获的是专业的装修技术,松桃人则从他们身上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凭借着“技术自信”增加收入,摘掉“贫困帽”,已然成为了松桃青年一代的新蓝图。
当记者问及项目持续多久时,基金会负责人答:“只要松桃县有需要,该计划将持续进行,只希望学员们能够真正珍惜学艺的机会。”此外,金螳螂公司后续还将帮助学员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考试,拿下国家级证书,提供更多学习、就业的机会,闯出一番事业。
据悉,金螳螂公益慈善基金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有序推进扶贫帮困、助学扶老、助医助残抗灾等慈善项目,连续2年运行的公益慈善项目达16个,已在教育、养老、医疗、扶贫、济困等领域资助千余人。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