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50万个数据换一次“太空之吻”,用16年换一次5分钟的对接——作为航天行业的工人,王曙群拥有传奇般的职业生涯。
他永远无法忘怀那一刻——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7分,中国航天人完成了一次举世瞩目的“太空之吻”——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王曙群是国内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器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级技师。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一号、天宫、天舟,他带领团队经历7次飞行试验考核,圆满完成了13次交会对接试验任务。对此,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给出了“能够让航天员放心地去执行任务”的高度评价。
这位中国对接机构的打造者,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大国工匠之路?
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曙群扳着手指说,自己工作30年来有24年参与了空间对接任务,“我的职业生涯,与航天梦紧紧拴在了一起。”
1989年,从新中华机器厂技校毕业后,王曙群来到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从事钳工工作。“那是我人生中特别关键的几年。”王曙群说,自己跟了一个好师傅单培林,把工装模具、零件制造的操作基础打得非常牢固,这让自己受益终生。
从技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再到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持之以恒的王曙群,总在不断学习与提升技能。
1995年,王曙群开始参与对接机构研制,直到2011年11月3日首次对接成功,他用了16年。大部分人看到的成功,只是对接机构最后上天的5分钟,王曙群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图纸到样机,以及一次次模拟各种极端环境,进行不断试错与完善的测试。
“在太空,对接只能靠操作机器来完成。”王曙群说,对接装置有4个插头,每个插头有55个芯,一共是220个插孔,交会对接需要同时将220个插孔准确并同步插入插座。
实际情况比王曙群讲述的更困难——插头上的针直径只有1毫米左右,插针对接的位置、姿态稍有偏离就会被撞弯,造成信号消失。如此一来,地面便无法判定两个飞行器的姿态或控制,导致对接任务失败。
为了实现交会对接,王曙群和团队分析了150万个数据。“对接机构上有118个测量动作、位置、温度的传感器,291个传递力的齿轮,759个轴承组合,1.1万多个紧固件,数以万计的导线、接插件、密封圈和吸收撞击能量的材料……”各种各样的接插件,密密麻麻的电缆线,王曙群和团队从不敢有片刻懈怠。
每项测试都要做到极致:对接机构中有10大类31套单机需要经过热循环试验的考核,1套单机试验需要37小时,王曙群带领团队连续做了31次37个小时的试验。
“航天工作不允许任何一个错误。”王曙群始终牢记,精益求精是匠心之本。
“装备组的工人不能仅仅按科学家的设计图纸组装零件,有时候也要搞技术创新。”王曙群常常这样督促自己和徒弟,设计与实际生产难免会有一些偏差,技术工人的完善创新至关重要。最终,王曙群团队完成了43套试验件和正式产品清洗验证,导管合格率达到100%,在该领域突破了国外航天大国对我国技术的长期封锁,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今,王曙群拥有自己的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一共15人。这支平均年龄35岁的团队,已经拥有特级技师2人、高级技师2人。
王曙群总是不经意地跟徒弟们讲起师傅单培林的“传奇”:4天时间里,用48个小时重复做一个动作,凭手感和听力摸索调整机械运动的流畅性。
王曙群说,有许多像他这样默默无闻打造“中国质量”的人。他们坚信,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钱培坚)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