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阳12月26日电 题:贵州工会系列活动厚植工匠成长“土壤”
记者 张伟
“师傅,这个试验数值应该可以了。”“不行,还要再精确一些,尽可能把误差减少到最小!”首钢水钢(集团)公司煤焦化分公司二炼焦车间劳模创新工作室,干熄焦班班长胡亮学和同事日前在进行研发攻关。
胡亮学是首钢水钢(集团)公司有名的“技术大拿”,人称“焦化内科医生”,曾获评全国劳动模范、全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贵州省首届“金牌工人”等,今年又入选首届十大“贵州工匠”。
像胡亮学这样的“技术大拿”,在贵州全省各行各业里还有很多。多年来,积极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是贵州工会弘扬工匠精神、推动职工技术创新的具体体现,更是深耕厚植工匠成长土壤的实践探索。
2016年以来,在持续巩固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基础上,贵州工会整合资源,努力营造“想当工匠”的社会氛围,相继开展了“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寻找身边的贵州工匠”系列网络文化宣传活动、万名“农民工匠”培育、十大“贵州工匠”评选等系列活动。
贵州省总工会与贵州省网信办联合开展的“寻找身边的贵州工匠”系列网络文化宣传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媒体支持,共寻找、宣传贵州工匠100多名;十大“贵州工匠”评选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胡亮学等10名来自贵州省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大拿”,从全省基层工会推荐的75人中脱颖而出,当选十大“贵州工匠”,并同步被授予省“五一劳动奖章”。
值得一提的是,在贵州全省首届职工微电影大赛颁奖盛典现场,胡亮学、贺思建、熊杰、秦发忠、廖吉星、李志瑶等6名“贵州工匠”受邀担任开奖嘉宾,熠熠“星”光点亮全场,引发人们对“工匠精神”的聚焦。
同时,根据“贵州工匠”、“金牌工人”及劳模创新工作室先进事迹编撰风采录,下发基层工会供职工学习,激励更多职工传承工匠精神,光大工匠精神。
万名“农民工匠”培育行动开展以来,各级工会通过举办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等方式,不断挖掘培育创业创新带头人,截至目前已先后命名茶叶加工工艺专家杨娣等1000名农民技术人才为“农民工匠”。
“如果说‘工匠精神’是一棵大树,那十大‘贵州工匠’、万名‘农民工匠’就是这棵树上结出来的果。”贵州省总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杰表示,相信随着系列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定会推动工匠精神融入职工生产实际,成为职工的主体意识和主流精神,也必将引领“贵州工匠”由寥若晨星变成群星灿烂。(完)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