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关注 > 发布

弘扬工匠精神 顺应新制造业崛起--第三届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在

2017年07月12日 09:38 来源: 经济观察网


        7月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出版社华信研究院、经济观察报社、《品质》栏目组联合主办“匠心品质·创见未来——第三届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启动仪式” 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国家制造建设强国建设咨询委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屈贤明,工信部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华信研究院院长刘九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主任易建、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新望,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王广宇,中视鸿图(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品质》出品人丁德远等出席发布会。

        两年前,中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纲要》,提出“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为实现制造强国而提出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两年过去,在工信部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华信研究院院长刘九如看来,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信部等中央部委,各省市、各行业纷纷行动以智能制造为先引,开展了试点示范及众多的探索,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了攻坚阶段,在取得经验和成就之外,中国制造2025在创新探索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进一步交流研讨。这也是主办方筹备第三届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的初衷。

        新闻发布会上,参会专家还对新书《工业强基战略研究》进行了隆重发布解读。此书是由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组织开展,历时两年,40多名院士和100多名专家共同参与的重大研究项目成果。

 

1-1FG2093926319.png

 

        基础薄弱是最突出的问题

 

        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制造业生产的产品能够受到他们的认可、喜欢、进而追捧的国家就是制造强国。

        在他看来,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很多条件,工匠精神是其中最重要的,可归纳为“诚信敬业、执着专注、独门绝技、卓越极致” 十六字。就如何弘扬工匠精神,周长益提出建议:培育匠心文化;加大职业教育培训的力度;改革和完善激励机制,改善地方技能人员的精神和物质待遇;企业家和工人要增强忧患意识等。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主任易建认为,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特征十分突出,总体上正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主要原因之一是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这“四基”的能力薄弱,严重制约工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咨询委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工信部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屈贤明也认为,基础薄弱的问题是阻碍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最突出问题。他表示,“两年来,中国制造2025已经成为我们发展实体经济的一面旗帜,我们可以非常谨慎地说,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他进一步阐释称,两年下来,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有了一定的缩小,但是这个“缩小”主要靠规模扩张,政策还没有导入,这让品牌建设尚显不足,工业文明建设总体滞后。“当前,我们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核心的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他说,当前的中国制造业空壳发展问题突出,中国制造2025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但解决难度很大。这体现在,其一,中国从事零部件研发的企业群体没有成长起来;其二,用户对国外零部件比较宽容,对中国关键的零部件比较苛刻;其三,外国竞争对手的打压;其四,重主机零部件、轻配套的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对此,《工业强基战略研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屈贤明透露,这本书提出了三条路径:其一,培养一大批转精特小巨人企业,而且使它们成为世界冠军;其二,实施重点产品的一条龙计划,解决产品零部件的产业化问题;其三,实施重点领域的一揽子计划,比如高铁涉及到众多的元器件零部件和材料,目前安排了IGBT、列控信号设备、传感器、轴承、车轴增一批零部件元器件,取得了较小的效果,轨道交通所需要的零部件的国产化已经越来越高等。

 

1-1FG2094025O7.png

 

        提升制造业的复杂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基于经济复杂性与新制造业的角度,分析认为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全球的制造业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一定会有新制造业的崛起。概括而言,经济复杂性理论认为,凡是高收入的国家,即发达国家,它的制造业复杂程度都比较高,凡是低收入的国家,它的制造业复杂性都比较低。比如日本、瑞典、瑞士、德国,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复杂程度就很高。张文魁认为,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双重挑战,第一是发展阶段到了新常态带来的挑战。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外延追赶式的工业化基本上已经输了,现在已到了外延追赶式工业化的后期,这是“最危险”的时候,制造业发展会缓慢下来,面临“去工业化”或“去制造业化”。他还表示,实体经济中最困难的是制造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这意味着振兴制造业就要振兴实体经济。“如果没有制造业,经济持续增长是不行的。”第二个挑战是中国目前的制造业有点高不成低不就,正好处在中间,中低端产业为主,高端占比小。相比中国更欠发达的国家,比如越南、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可以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从中国抢走。提升制造业的复杂性是避免制造业被其他区域抢走的方式之一。张文魁以服装业为例,其发展要非标准化、非模块化、非大量化,才能使别人抢不走、偷不走,留在中国。另一层面,对航空发动机、机器人(19.910, 0.07, 0.35%)的精密减速器等复杂性高的行业,中国需要进行更多技术等攻关,才有可能从别的国家抢走这个产业,才能促进中国制造业发展。在他看来,如果中国能够很好地研究和应对经济复杂性的事情,制造业也能发展得很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机器人的生产方式,肯定不是丰田生产方式,以后是什么生产方式,我不知道,我希望叫珠三角生产方式,或者叫长三角生产方式,或者叫珠三角制造方式、长三角制造方式。”

 

1-1FG2094113b3.png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王广宇同样提到“新”——新实体经济,即能够有效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科技含量高,容纳现代就业,生态环保可持续的经济形态。他认为必须理清实体经济发展的范畴,比如现代农业通过把农产品(9.060, 0.00, 0.00%)生产加工、自动化包装、现代化流通以及客户定制化的互联网服务、物流配送结合在一起,从这个角度来讲,所有的现代农业都是新实体经济的范畴。“当下,中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必须要大张旗鼓、全力以赴的发展新实体经济。”“责任投资能够给智能制造保驾护航,能够为新实体经济增添动力”,是王广宇的另一观点,即发展智能制造和实体经济,必须要有强大的投资、金融和资本工具的支持。他表示,用金融和资本工具支持新实体经济的发展,本身是投资者的责任,也是责任投资者的重要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金融和资本行业是制造业最好的朋友,而不是敌人,也不是野蛮人。他还认为,只有资本市场真正向创新型的企业打开大门,各类投资机构才能够真正关注高科技、黑科技领域的项目,各类融资机构才能给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人员更多的支持,创业者才可能有颠覆未来的可能性。同时,传统的金融投资必须进化到非财务指标在内的投资体系,进行综合性的社会责任投资,能够贯彻落实创新共享的发展理念,真正实行长期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也有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缓解当前经济发展中比较突出的结构性问题,也有助于金融资本改革,脱虚入实,提高金融实体经济的效率问题。“王广宇说。

        另据发布会主办方透露,第三届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将于11月上旬在北京举办,敬请期待。


 


相关资讯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