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裘雯涵
穿着时尚简单的T恤,今年24岁的舒辉看上去和其他刚出校门的年轻人没什么不同。其实,自2013年从上海城市科技学校数控专业毕业后,短短4年内,他已成为航天八院149厂最年轻的骨干技师,在厂里也带起了徒弟,俨然是位年轻的“上海师傅”。
舒辉在航天八院149厂进行产品测量。 (资料)
在149厂,舒辉参与过长征五号、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等多项重要工程,负责火箭发动机的阀门产品。阀门产品看上去好像和“高大上”的航天火箭有些不搭,但却是核心零件。舒辉用水龙头打了个比方,“拧开阀门就通水,关上阀门水就停了。道理是一样的,但复杂很多倍。”正是许许多多这样的核心零件,才最终组成了翱翔天际的火箭。
魔鬼训练成就骨干技工
2005年,六年级的舒辉跟着父母从安徽来到上海。因为上海的课本和老家不同,舒辉的功课就这样落下了。等到中学毕业,他报考了中职学校,在上海城市科技学校的几个专业里,挑了“看起来比较厉害”的数控专业。
学习数控专业,除了要牢记机械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大量的上机操作练习,这正适合动手能力强的舒辉。小时候调皮,他喜欢拆装各种东西,家里的DVD机和小霸王游戏机就成了他的练手对象。
不过,上机操作和拆游戏机可不一样,需要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舒辉常常站在机器前,一做零件就是6个小时以上,“有时候水都不敢喝,怕上厕所浪费时间。”经过2年训练,舒辉崭露头角,作为学校的种子选手,他参加了201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在比赛前一个多月,学校安排他去专门的培训场所进行魔鬼训练。每天,他都要完成不重样的两套设计样题。早上8时开始,舒辉上机,完成一套零件后,时针经常指向下午2、3时。下午做完另一套图纸后已临近半夜。吃完夜宵,第二天又是一个循环。
舒辉不负众望,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拿到金奖。毕业后,他拒绝了外企的高薪职位和母校的稳定工作,选择去航天八院149厂,投身航天事业。
每个航天零件都是新挑战
在学校时,带舒辉的师傅比他大不了几岁,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平时遇上问题就会认真探讨。在制定加工方法时,舒辉经常灵光一闪,与传统的加工方法会有些不同。这时候,他就会和师傅一起讨论,形成最佳的加工方法。
工作后,舒辉也将创新的思维和讨论的习惯带到厂里。航天产品的更新速度很快,特别需要新的创意和想法,这让舒辉如鱼得水。他说,因为产品并非量产,每次难点都不一样,“每个新产品,就是一次新的挑战。”实际操作中,“细长轴”和“薄壁类零件”这两个难点最让舒辉头疼。印象中最难的一种细长轴,长度达70多毫米,最细处却要求不超过4毫米,还不允许使用防止变形的顶针。仅仅是做一个这样的细长轴,就需要花费1个小时,而一般简单零件只要几分钟就能完成。
另一种薄壁类零件也颇费功夫,和平时喝饮料的塑料杯子一样,操作时,稍微向薄壁类零件施加一些压力,零件就会变形,一旦变形,零件就报废了。这时,舒辉会找类似材料先做试件,成功后才开始生产。这份认真和严谨得益于他在中职学校几年如一日的刻苦所养成的好习惯。
学习老师傅一辈子做工匠
作为一名中职毕业生,舒辉对自己的优劣势都很清楚。他的同事中,最低学历也是大专毕业,有些还有本科文凭。他的优势在于肯吃苦,操作基础好。因为在学校里得到很好的锻炼,他刚进149厂几个星期,就已经熟练地上机操作了,“相反一些本科毕业的同事,可能要经过一两年才能上手。”舒辉也明白自己的劣势在于理论知识不足。虽然一周基本只休息一天,但是他还是抽出空余时间,在上海开放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读夜大,再过两年半就能毕业了。平时,遇上理论难点,他也会向师傅和同事请教。
在149厂,舒辉身边有很多老师傅,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努力做一件事。舒辉深感佩服,他说:“我也想成为这样的工匠。”他想要一辈子走这条路。
因为忍受不了辛苦和枯燥,许多从数控专业毕业的学生选择了其他道路。当初班里30多个同学,最后从事对口专业的人只有不到5个。舒辉说:“数控专业不缺人,缺的是能把事做好的人。”不过,他相信在工匠精神的影响下,今后会出现更多人,用一辈子做一件事。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