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辛勤耕耘37载诠释“匠心”痴迷创新的配电“工匠”
所谓匠人,指的是那些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坚持,不断创造出社会价值的人。在海南电网三亚供电局,就有这样一位辛勤耕耘37载不断寻求突破自我,痴迷创新的配电工匠——陈海平。
陈海平,1960年出生于海南文昌,三亚供电局高压试验班班长。在工作的37年期间,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职工技术革新标兵”称号。2014年3月20日,以陈海平名字命名的“陈海平工作室”自主科研小组成立,期间完成了“10千伏户外分接箱可触摸电缆头新型接地装置”、“多功能10千伏电缆T接箱降温除凝霜装置”以及“钢管式变压器台架”等多项发明,并且都获得奖项。
尽管两鬓稍微有些斑白,岁月的痕迹爬满脸庞,陈海平与人说起他的发明时,自信与自豪的神情便不由露出,整个人都透着一股精气神,完全不像一个已是进入退休倒计时的人。
一个小忙走上发明路
因为不甘心一辈子当个教书匠,陈海平通过自考大学主修电力专业并进修了无线电专业,1979年学业后,他完成了从三亚抱龙采伐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到三亚发电厂做一名普通工人的职业转变。1980年,因为三亚发电厂因改组合并为三亚供电公司,他便到三亚供电公司城区配电管理所做一名试验班班员,从此与配网工作有了不解之缘。
陈海平从小热爱发明,而和工作有联系的发明要从一次偶然说起。一天晚上,陈海平到朋友家做客,两人交谈正欢时突然断电了。陈海平以为是设备故障,正打算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朋友修理家里的电路,可朋友却阻止了他,带着陈海平到了门外的电源控制箱前伸手把电源器扳了上去。朋友介绍说这个控制箱是手动的,到了时间就会跳闸。回到家里的陈海平脑海中就在思索,有什么办法能够解放双手呢?
于是陈海平第二天变结合自己的电力知识,在图书馆里查找资料,自行设计了一套自动电源控制器的图纸。几天过后陈海平将自己改造的电源控制器安装在了朋友的控制箱上,解决了朋友每天到点跳闸断电的问题。从那以后陈海平想,如果自己多在现有的条件里多改进一些电力设备不就解决了很多人的用电麻烦的问题吗?就这样陈海平走上了创新发明的道路。
一股执拗劲解决大难题
“多功能10千伏电缆T接箱降温除凝露装置”是陈海平自主设计改造的一项发明,这个装置成功解决了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但它的发明过程却是几经波折。
夏季的三亚炎热而潮湿,户外设置的环网柜配电箱因为遭受雨水、露水的侵袭,再加上箱内面板遭受内部温度过高的侵袭,致使箱体内部电路短路,引发控制面板短路爆炸,造成供电安全事故隐患。为了找到能够给环网柜降温除湿的办法,陈海平花了3个月的时间,在网上、图书馆、单位资料室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相关资料,自己做了几本有关配网环网柜箱的笔记,终于弄明白环网柜的工作原理,以及造成面板短路的事故原因。
因为三亚的昼伏温差大、湿度大,控制箱里的风机一般是24小时不间断工作,风机长时间工作会有损耗,高温成了风机烧坏造成短路爆炸的导火线。陈海平为了搞清一天当中什么时间段适合对控制箱加热,什么时间段适合降温,他每天下班后便不分昼夜对市区170台环网柜箱筛选比对计算数据。凌晨3、4点,陈海平骑着摩托车到三亚市区主干道旁的环网柜箱,打着手电筒一边检测数据、一边计算着。很多次还被路人误认为是小偷。又经过3个月不分昼夜的工作,陈海平终于计算了结果。
经历了几次波折,陈海平的“多功能10千伏电缆T接箱降温除凝露装置”样品终于出炉了。2014年,他拿着自己辛苦半年的成参加南方电网组办的科技创新成果大赛,获得了最具推广成果奖。回到单位的当天,同事们都对陈海平竖起来大拇指,认为他的工作室是有真水平的。
陈海平认为,一个好的发明不在于它华丽的外形或是丰富的功能和配置,而是要有极大的实用性,能够真正降低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才是好的创造和发明。正是源于对发明的热爱,对实用的追求,他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30多年,余生他还将持续实践和坚守,这便是一种匠人精神吧。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