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 > 匠人

大国工匠梁兵:我为兵器造“眼睛”

2016年11月02日 15:52 来源: 中新网

    “我们所加工的‘光电零件’,就相当于兵器的‘眼睛’。出一点差错,上战场都是致命的。”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平原光电数控加工高级技师梁兵如是说。

    23年来,梁兵一直致力于为中国兵器制造“眼睛”。从生疏到熟稔,他以勤勉在生产一线上展现身手;从创新到提升,他以激情在攻关艰途中爆发力量。

    今年5月1日,梁兵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1-161102155642R2.jpg

    “最不缺的就是兵味儿”


    “老梁没有当过兵,也没带过兵,但他身上最不缺的就是兵味儿。”同事们如此评价梁兵。

    出身军工世家的梁兵,打小就喜欢各类军事兵器,一直梦想着成为像母亲那样的“军工人”。1993年从技校毕业后,梁兵如愿来到平原光电公司工作,成为数控加工车间的“普通一兵”。

    “刚进厂里,整个人都是懵的。”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梁兵坦言,面对操作面板全是英文的数控加工设备,自己感觉“就像进了展览馆”,别说编程,连操作按钮都看不懂。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大专都没上过的梁兵,硬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数控英语、机械设计等专业知识。

    “当时没有电脑,老师傅们的技术比较保守,全靠纯手工编程。”在梁兵的印象中,当时在加工产品时遇到问题,得靠自己去查大量资料,然后通过大量的实验才能解决。

    为了摸透数控设备性能,“倔强”的梁兵对于上级交付的零件加工任务从不推诿。不仅如此,别人不愿意干的“难活”,梁兵都主动揽过来,加班加点地完成,“以99%的刻苦,抓住1%的希望”。

    有人觉得梁兵“傻”,还有人说他“瞎逞能”。但在梁兵看来,每一种别人不愿干的活,往往都有它的技术难点,而每一次攻克难点的过程,不仅能为国防做出普通一兵的贡献,也是自己提升技术的难得机会。

    “军工战线的工人,就是要服务打仗,听厂里指挥。”他说。

    很快,他尝到了知识技能的“甜头”。2004年,他在全国数控大赛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冠军,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当工人,急于求成不是好事”


    加工周期仅为3D打印的1/10,成本仅为1/50——梁兵的“独门绝技”薄壁零件加工法,如今已运用到了国内整个兵器行业。

    “在这个加工工艺当中,最关键的就是填充材料。”梁兵说,对于薄壁零件加工,如何避免零件变形一直是数控加工中的技术难题。如果采用当前流行的3D打印技术,不仅加工周期长,而且成本高。

    在接到加工任务后,梁兵就下定决心啃下这个“硬骨头”。为找到合适的填充材料,他先后实验了上百种材料,甚至连家里孩子玩的橡皮泥都试过。

    经过4个月连续不断的摸索,他终于成功了。由此,梁兵被业内誉为“数控第一兵”。

    在同事冯振国的眼中,梁兵的每一次成功,不仅是因为高超的技艺,更是源于他严谨敬业的工作态度。“他常对我说,当工人,无论是搞创新还是技改,急于求成都不是好事。要先把图纸真正看懂了、吃透了,再开始思考加工步骤和方法。像下棋一样,在下第一步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十步以后怎么走。这样,才不会让任何一个工件报废。”

    多年来,经过梁兵精加工的零件有上千种,合格率均达到100%。他所加工出来的零件,被大家称为“免检产品”。

    梁兵说,20多年与机器打交道,让他认识到工艺的重要。所有的兵器,都要从图纸变成现实,这需要一线工人一丝不苟、精雕细琢的工艺。

    因为在兵器领域的突出贡献,2015年9月,梁兵受邀赴京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观礼。


    “传帮带是匠人必须要走的路”


    记者走进梁兵团队的现代化数控车床厂房,身着蓝色工装、鼻梁上架着近视眼镜的梁兵正在认真辅导遇到难题的徒弟。

    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张“工艺技术和技术攻关项目”明细,这是梁兵结合技术瓶颈列出的团队今年加工计划表。

    “没有职位高低的等级划分,没有年龄性别的区别对待。”梁兵说,在这个团队里,谁能寻找“好点子”“新办法”,谁就是骨干、“带头人”。

    为了提高团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梁兵在车间创新提出了“现场微课堂”模式:团队里谁遇到问题,大家就直接聚在生产一线结合实践就地讨论,能现场分析解决的绝不浪费时间召开研讨会。

    在这种机制下,一大批年轻技术工人脱颖而出:有集团最年轻的80后河南省劳动模范,有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巾帼英杰,有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90后技术能手,有一直保持零部件良品率100%的优秀数控程序编制员……

    目前,梁兵工作室共有成员26名,包括高级工程师10名、工程师3名、高级技师4名、技师9名。其中,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名、全国技术能手2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省技术能手5名、省劳动模范1名。

    自梁兵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他所带领的团队先后研发创新成果1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3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60余项,累计为企业节创效益200余万元。而面对外面接连不断的高薪聘请,梁兵一一拒绝。

    “作为工匠,一生就是学习、积累、再传授。传帮带是匠人必须要走的路。”梁兵说。


相关资讯

  • 对话大国工匠王曙群:创新使产业工人不被时代“折旧”

    “科技创新并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我们产业工人只要精益求精,潜心钻研,也有能力研发高精尖的零部件,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7月28日,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班组长、上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王曙群在“顶尖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

    2023-12-14 16:47:02
  • 谢大春:高考落榜生成了全国石英行业“大工匠”

    现代快报讯 今年58岁的谢大春曾是一名高考落榜生,但他从没放弃过梦想,刻苦努力埋头苦干,如今他已成为国家一级创新工程师、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技术专家,他带领团队开发出来的电子级高纯度石英砂更是将纯度提高到了99.9999%,填补了国内空白。△谢大春永不放弃,高考落…

    2021-10-12 15:02:36
  • 绍兴有了古建民间工匠库

    在7月15日举行的古城保护日主题活动中,15名曾在古城内参与众多古建保护修缮的传统手工艺人被评为“绍兴古建民间工匠”,他们也是“绍兴古建民间工匠库”的首批成员。他们有着怎样的技艺?成立“绍兴古建民间工匠库”又有何意义?迎恩门风情水街仿古戏台修建现场。优秀古…

    2021-7-22 9:30:45
  • 传拓工匠李仁清:高中毕业“进城务工”40年,他在北大办起展览

    中国文物学会全国第一个“专门技艺研习点”落户郑州。  6月22日,李仁清又迎来了一件大事,他和往常一样,和每一个来人握手、道谢、鞠躬,满脸笑容,谦逊到了极点。实际上,他早已荣誉等身。  这一天,中国文物学会在他的博物馆里成立了传拓技艺研习基地,这是中国文…

    2021-6-23 9:58:14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