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钢铁企业“神户制钢”爆出产品证明有假,存在伪造强度和尺寸数据等情节。神户制钢是日本第三大钢企,其产品除了供应本土汽车制造商,还供应给日本新干线动车、英国高铁、美国波音飞机公司。事件传出,舆论一片哗然。
从去年三菱公司爆出“燃效门”事件,到今年的日本高田公司因“问题安全气囊”事件宣布破产,再到如今神户制钢造假事件,这已是第三家信誉卓著的日本大企业爆出质量丑闻。
“工匠精神”并非一直是日本代名词
很多人会感到奇怪,日本企业不是以质量过硬著称吗,怎么会连续发生这种事情?
日本是“工匠精神”的发源地,他们的技术人员一直以精益求精著称。据说专注认真是日本民族的特性,但是为何在这些企业身上,却看不到所谓的“工匠精神”呢?
其实,我并不认为日本人在制造产品方面,有什么特殊专注于质量的民族禀赋。那完全是一种神话。正如很多人赞美德国人那样,说他们如何死板认真、重视质量,但这些传说都经不起历史验证。
19世纪时,“德国制造”并不像今天那样是质量过硬的代名词。这个称呼最开始源于英国人。他们把从德国进口的仿造低质的产品,统一打上“德国制造”标签,以此保障本国商品的信誉。“德国制造”一开始是价格低廉、质量低劣的代名词,那时候,也没有人把“认真、严谨”这些标签,和德国人联系在一起。当时的工业强国是英国,收获了普遍赞美的是英国人。
日本工业崛起初期,也是笨拙的模仿者。“日本制造”一开始代表着质量低劣,当时日本有识之士经常批判本国产品,说日本人只会模仿、粗制滥造。
日本制造成为质量可靠的代名词,是非常后来的事情。至于如今人们津津乐道的“工匠精神”,则是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酵。
提升产品质量,靠的是市场竞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匠精神”呢?
在我看来,“工匠精神”放在企业内部,用于督促员工专注做事,或许有其价值。但一家企业精益求精,一个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并不单单依靠“工匠精神”,还有市场竞争。原因很简单,市场上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除了“工匠精神”,更是由市场决定。
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不仅需要技术水平,更需要成本。高度精密的设备、大量时间投入、反复测试优化、人员的精神专注,这些都是成本。在市场上,无论企业把产品做得如何极致,始终都要卖给消费者。价格并不由其生产成本决定,而是由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决定。价格无法摊平成本,企业就要破产;把价格提升,商品就会变得昂贵,注定只能卖给少数人,企业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因此,企业的通常策略是控制生产成本,生产符合多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标准化的快速量产,最大规模抢占市场,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就是企业要做的事情。
我们能指责企业缺乏“工匠精神”吗?很显然,是消费者指引了他们的策略。只有产品极大丰富,消费者有能力有愿望追求更好,企业才会增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这时候,他们走到前台鼓吹自己多有情怀,重视用户体验,才能获得相应回报。
想想看,1980年代时,绝大多数家庭还看不上黑白电视,一家电视生产企业的正确策略是什么?是生产黑白电视、初级彩电,把价格打到最低,抢占最广大市场,还是引进国际最先进的彩电生产线,投入大量资源研发“高清呈像”?事实上,能活到今天的企业,大多走的都是第一条路线。
通过市场竞争,企业被迫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这种催动效果远远超过“工匠精神”。
神户制钢丑闻,意味着日本制造的声誉破产吗?应该还没到那地步。只是我们要清楚,没有什么国家的企业是特殊材料制造的。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不应只寄望于“民族特性”,而要靠市场竞争。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