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7月31日电 题:“铁裁缝”阙卫平:工匠精神创造30多年“零失误”
阙卫平是个“裁缝”,但他要量尺划线进行裁剪的,不是在柔软的布匹上,而是在一块块坚硬的钢板上。过去30多年,阙卫平用高超的技术和十足的耐心创造了一个奇迹,没有划错一道线。
阙卫平是甘肃省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冷作工首席操作师。从1981年技校毕业进入兰石集团工作,阙卫平一直从事冷作划线。
在兰石集团的车间里,记者看到,一个机械原件,有近百个附件,需要人工画出数百条切割和焊接线。阙卫平说,如果其中出错,不仅浪费材料,更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可以说是“一线之差,全盘皆输”。
干了30多年,阙卫平先后参与完成了500余台加氢反应器、四合一连续重整反应器、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等国内重大型石化装备产品的划线、下料工作,产品主体合格率达100%。
奇迹,是通过日复一日的钻研和创新实现的。他说自己“把每一个工件当作艺术品来对待,把一件事重复成千上万遍”。
上世纪80年代,为了提高划线准确率,通常的做法是拿铁皮先做个一比一的模型样板。但阙卫平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可以通过严格计算达到100%的准确率,于是就大胆尝试去掉铁皮样板步骤,成功后,人力、物力和工期都省了一大半。
更让业内赞叹的是他发明的“U型管五点定位法”。U型管是机械行业中最常用的连接件之一。在传统的工艺里,一个弯管的焊接,都是采用三个焊缝连接的方式,但这种工法存在管头误差大的难题。经过数年的琢磨和计算后,阙卫平提出通过五点定位的方法,把三道焊缝改成两道焊缝,工期缩短了一半,节约了大量成本和工时。
兰石集团进行过统计,经阙卫平设计的下料方案,板材利用率达到95%,为公司年节约钢材30余吨,节约材料成本以百万元计。
尽管已经拥有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技能大师、甘肃省首届“陇原工匠”等诸多荣誉,但阙卫平仍然坚持工作在一线。今年,阙卫平又有了一项新改进,他尝试把红外线仪应用到冷作划线当中,改变了传统“放地样”的工法,在一些小型零部件的划线过程中,工时只需要原来的三分之一。
阙卫平说:“我热爱和喜欢这份工作,我愿意每天都花时间去研究。”熟悉他的同事告诉记者,“阙卫平和大家聊天,不出三句话就会说到工法上去。”
现在,兰石集团为阙卫平设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个工作室除了进行专项技术创新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方便他“带徒弟”。过去5年里,他通过“培、练、赛”和“传、帮、带”培养了数百名青年员工,有的成了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在工厂里,阙卫平有多种称呼,有人称他为“主任”,也有人叫他“大师”,但他最喜欢的称呼是“师傅”。他说,他将把自己掌握的关键技术和技艺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师道传承,毫无保留”。
“我们国家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但高水平的技工仍然不够。”阙卫平说,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年轻人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