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滨城市山东省青岛市,有一抹“蓝”十分抢眼,这就是由高技能人才组成的高质量“蓝领”队伍。完善培养体系推进自主评价 2020年11月,青岛市技师学院学生刘佳鑫、董成森获得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智能传感器技术应用一等奖,多家企业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去年刚公布比赛名次时,来自广州、杭州的多家企业就在现场对董成森表达了聘用意愿。”青岛市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王蕾说。在去年底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上,青岛市技师学院参赛选手李学健、李康佳获得轨道车辆技术项目山东省选拔赛第一名。“以往获奖学生们大多是被青岛本地的企业盯上,现在全国企业都开始抢夺青岛的高技能人才。我们班所有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就被企业预聘了。”王蕾说。近年来,青岛市技师学院结合青岛产业需求培育人才,先后增设了汽车维修、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20多个辐射青岛重要产业领域的专业,每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截至“十三五”末,青岛市技能人才总数达112.1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7.2万人、引进和自主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476人。 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创造亮眼“成绩单”的基础。青岛市政府根据本地实际,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经费、项目、成长通道等方面妥善布局。2019年,青岛市出台《青岛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技能领军人才奖励实施细则》,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培养和引进奖励、安家补贴、薪酬补贴政策体系;出台《青岛市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将原有政策“扩面提标”,将符合条件的驻青部队中的技能人才、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的企业在职职工纳入首席技师评选范围;将管理期内首席技师每年享受市政府津贴额度由每人每年1.2万元提高至1.5万元。培养高技能人才,关键需要高端人才的引领。青岛市先后引进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自主培养全国技术能手18人,国家级技能领军人才总数达135人,同比增长300%,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同时,青岛市还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7人、齐鲁首席技师159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9家、省级技师工作站15家,居全省首位。此外,青岛市多年来连续举办了十六届职业技能大赛,累计参赛人员达30余万人,涉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共选拔评价高技能人才9万余人,带动岗位练兵近300万人。在技能人才评价方面,青岛也走在前列。2020年,青岛市率先试点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发展通道。青岛市推动海信集团、青岛港集团等29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累计组织评价4900余人次,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300余本。同时,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突出打造“金蓝领”培训品牌。2020年,全市共开展金蓝领培训21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高技能人才供给能力。转变社会氛围破除培育梗阻 虽然有地处沿海、经济发达、人才聚集、政策灵活等优势,但相比部分一线城市,在技能人才总量和高技能人才占比方面,青岛市还需强化内功、快步跟上。“公司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较大,主要是SMT技术员(表面贴装技术员),每年需要30至50人。”青岛智动精工电子有限公司综合管理室负责人说。 虽然该公司与平度市技师学院、临沂市技师学院开展了校企合作,让学校每年为公司定向培训200余人,但是毕业生进入公司后还需要经过3年左右的培养,才能慢慢熟悉设备和工艺。“我们今年也从其他企业挖来了一些技术熟练、可以快速上岗的人才,但还是无法完全满足用人需求。”该负责人说“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重奖技能'状元'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但本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瓶颈和薄弱环节,需进一步改善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青岛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破除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梗阻,青岛市人社局定下“硬指标”,提出自2019至2021年,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0万人次以上;力争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数量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达到28%以上,高技能人才数量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比例达到32%以上。同时,出台15项新政策,合力打造“工匠之城”,再次举“重奖”大旗,明确每年选树10至20名“青岛大工匠”和40至80名“青岛工匠”,分别给予每人8万元和2万元奖励。“下一步,我们将推进优质技工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聚焦13条重点产业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升高技能人才供给能力,‘十四五’期间按照每年开展各类补贴性培训10万人(次)的目标推进。”青岛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期编辑:王瑶我知道你在看哟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