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民俗文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民心相通”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民族学院召开。本次会议旨在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关于”发掘蒙古族历史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的落实和“蒙古族民俗文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民心相通”子课题研究工作的推进落地。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石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朝克研究员、国家民委国际合作司原副司长吴金光、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中心原副主任李红杰、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执行总监郭宁林、西部开发研究院副院长火照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色音、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校党委书记孙国权、校长格日乐图、副校长阿拉坦仓出席,40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应邀参会。
研讨会期间,西部开发研究院副院长火照程受邀发表题为《做好民心相通工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演讲。他表示,五年多来,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民心相通工作主要在科技交流、教育合作、文化旅游、绿色发展、对外援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正成长为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主引擎,并为建设创新、协调、平衡、普惠、共赢的全球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将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火照程强调,民心相通的前提是语言和文化相通,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从“一带一路”国家来中国留学,随着这些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将大大加速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间的往来和友谊。演讲中火照程通过中方企业在吉尔吉斯坦比什凯克地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地区及白俄罗斯地区的基建投资项目等案例,向参会的人员阐明了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提供了税收,改善了民生,添置了优质资产,也有利于推动了相关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最后火照程说到,西部开发研究院将努力开展各项旨在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项目和内容的研究,积极参与对中国西部地区建设的探索和思考,坚持“三同”“五通”的原则,遵循市场导向和国际惯例,发挥企业主体和政府引导作用,促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动力增强、产业结构升级、民生不断改善而不懈努力。
格日乐图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此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既是一次课题研究的中期探讨,也是一次研究成果展示,更是传承优秀文化、服务社会的有益探索。必将对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与“一带一路”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也为来自各地的学者进一步了解内蒙古、了解蒙古族民俗风情搭建了平台。随后郭宁林、李红杰、吴金光、包赛吉拉夫等学者专家围绕中心议题做了相关主题报告,并围绕《民俗文化与“一带一路”建设》《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