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记者在武昌粮道街发现了邓建生和他妻子所开的弹棉花小店,他们来自湖南,今年42岁的他已经在这里做弹棉花生意20年了。不少街坊邻居都成了店里的老顾客,每到冬天都会有很多人带着棉絮前来加工,甚至还有家住汉口的客人驱车过江而来。
弹棉花作为一项中国传统手工艺,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元代,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街头小巷也都能时常见到。铛铛的弦响,翻飞的棉屑,预示着冬天的来到。
弹棉花是个精细活儿,先弹松棉花,再用纱制成网状以固定棉絮,最后压实。在多年以前,女孩出嫁的棉絮嫁妆都需要新棉所弹,在天气渐冷时,很多家庭也会拿出旧棉重弹。据邓建生夫妻介绍,冬天自然是弹棉花生意最好的日子,而如今有了机器帮忙,“弹”松棉花的步骤已经不再需要人工费时费力,但用纱线织网等细致活儿还是依然需要手工,因而一天最多只能加工10床,每床可以赚得三四十块的手工费。
对于很多90后乃至00后来说,在购物如此便捷的当下,带着棉絮去弹棉花还算得上件新鲜事。然而,对于不少60后、70后乃至更年长的人们而言,这却仍是一种传统的习惯——严冬来临之际,一床蓬松轻盈的棉花被,胜过商场琳琅间各种材质精细昂贵的铺盖。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