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12月3日电 (赵晔娇 王逸飞)“做生意没有牌子不行,牌子不硬站不住脚。”在浙江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看来,要在国际上打造品牌国际话语权,工匠精神尤为重要。
在浙江,市场经济的较早起步使这里形成了发达的民营经济,其品牌化实践在中国亦处领先。先发优势下,浙江也出现了诸多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如娃哈哈、吉利等,记者日前所走访的浙江正泰集团也是其中一家民营企业。
研发,是这家企业的“工匠故事”中的一个关键词。
高比例的科研投入为正泰品牌的国际知名度提供有利支撑。正泰每年投入销售额的3%-10%用于研发,高端装备的科研投入更达50%以上,这助力其在国际上形成良好口碑。
以其旗下新能源板块为例,正泰光伏项目不仅遍及中国,还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意大利、日本等全球各地建立地面光伏电站200余座。而电器业务方面,其打造的“CHINT”和“NOARK”两大自主品牌,已在欧洲站稳脚跟。
专注,是另一个关键词。正泰多年坚守“电气”领域,做深做全“电”产业,即便是涉足新能源领域,正泰也把重心放到了与电相关的光伏发电上。
位于浙江宁波市的方太集团,也以其工匠精神讲述其自主品牌成长史。
在方太水槽洗碗机精加工车间,30多位工匠对一件件产品进行着手工精磨、抛光。他们每人每天只能完成5台左右的产品,对于品牌,工匠们精工细作。
作为厨电行业高端品牌,方太目前已跻身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端市场。
“我们追求把产品做成精品,追求精益求精、持续创新,这是品牌不断做强的基础。”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说。
与上述企业相似,浙江不少企业借“工匠精神”之力,逐鹿国际中高端市场,对于品牌,他们已完成从追求“知名度”到追求“美誉度”的转变。
作为制造业大省,浙江的“工匠故事”颇具代表性。目前,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已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魏江认为,品牌是长期积淀的结果,要扎扎实实瞄准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三个目标,这样才能逐步获得品牌的国际话语权。(完)
共有 0条评论 网友评论
正在狠努力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