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姣娜包金英,内蒙古通辽发电总厂技术专工,2017年,被自治区总工会命名为首批“北疆工匠”。
在“射雕英雄的故乡”——科尔沁草原上,孕育着一种草原之花——萨日萘(蒙古语,玫瑰花的意思),它以婀娜的身姿和奔放的个性,把美丽的草原妆点得生机盎然。包金英,一位蒙古族女子,正如火色的萨日萘,以执着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在塞外草原,在电力生产一线,留下了别样的美丽。
“我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就不怕吃苦,对认定的事情,不做完、不做好,绝不放弃。”包金英这么评价自己。
1995年,包金英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科尔沁草原,成为了通辽发电总厂热工分场的一名学徒工。一脸学生气的她,看到那密密的线排、琳琅的表计,心就凉了半截。热自信号怎么找?理论与实践怎么联系?实习单位的设备与现场设备不一样,怎么办?知难而退,得过且过?不!临阵退缩不是蒙古人的风格,学!这位不服输的蒙古族姑娘,天天拿着小本子和工具跟着师傅耳听手记,几乎扎根在生产车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包金英便从一名普通学徒工成长为岗位尖兵、技术能手,并被任命为班长。“班长,是兵头将尾,我得上对得起领导的信任,下对得起兄弟们的支持。”包金英说。
2012年11月,5号锅炉因过热器爆管造成20多支锅炉壁温元件损坏,被迫停机。此时正值地方冬季供暖高峰期、企业抢发全年电量的关键期,早启机一秒钟,老百姓就少挨一秒的冻、企业距离完成全年任务目标也更近一步。包金英第一时间组织好抢修力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带头冲入锅炉大包管林内探查。炙热滚烫的风夹杂着煤灰、保温棉的碎屑,扑面而来,短短几分钟,就让人透不过气来。没时间多想,包金英在管排内爬来爬去,一一核实元件的安装位置,重新穿引,安装固定。经过几昼夜连续作战,终于圆满完成了抢修任务。看着大家满身灰尘、身心疲惫的样子,她边心疼地帮他们拍打身上的灰尘,边内疚地说:“大家辛苦了!”青工小张调皮地说:“班头,困难面前,我们男同志不能输给女同志,这是我们男人的尊严呐!”一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 5号机组DCS系统
▲ 包金英在调试气动执行器
正如她的徒弟郭健所说:“无论是在班组担任班长,还是在分场负责管理工作,师傅都能与员工打成一片。她不仅关心同事们的工作情况,也关心生活状况。班组里有很多家在外地的青工,每到过节的时候,师傅就主动替外地员工值班,好让他们回去与家人团聚。回不去的,师傅就安排聚会,让兄弟们体会家的温馨。”有了这样身先士卒的“头”,怎能不带出善打硬仗的队伍?
“‘工人’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人,新的时代为‘工人’注入了新的内容——工人是社会创新创造的主要力量。”包金英这样定义新时代的工人,同时,她在工作中的创新也是有目共睹的。
包金英研发的“氢浓度自动控制系统”和“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的改进和安装”两项创新成果,荣获中电投集团公司创新成果二、三等奖,并取得国家技术专利;“压力缓冲装置及试验台研发”科技项目,获得通辽发电总厂科技成果一等奖,正在申报国家专利中;“热控教研培训平台”创新成果,已获得国家专利局受理。
▲热控教研培训平台
2014年,已成为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的包金英,创建了“包金英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围绕生产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和研讨活动,完成创新项目45项,技术改造15项,修旧利废18项,QC成果15项,科技成果5项,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300多万元。工作室先后荣获蒙东能源公司、中电投集团公司、通辽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一直承载着包金英坚实的梦想,激励着她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她,就像一朵倔强的萨日萘,盛开在科尔沁草原通辽发电总厂生产第一线,根深叶茂,芳香悠长。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