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 > 匠人

匠人匠心:传承工匠精神

2017年01月06日 12:02 来源: 今日中国

    “要有工匠精神,从‘匠心’到‘匠魂’。”第一个提出“工匠精神”一词的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认为:“‘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中国精造’稳定了,不怕没有‘中国创造’。千万不要让‘中国制造’还没有成熟就夭折了,路要一步一步走,手艺活儿是自动化的基础与前提。”

  如今,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

  

        武祥伦:

  确保品质,不打折扣

  一张新鲜的驴皮变成一盒盒成品阿胶,需要99道大工序,300多道小工序,历时80多天,整个过程全部手工制作,一个环节出错就可能导致整锅阿胶报废—这就是宏济堂传承百年的“九提九炙”制胶工艺。

  在机械化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丝不苟地遵循古法炮制手工阿胶,出胶率之低可想而知,通常3斤驴皮才能熬制1斤阿胶,但是,作为第三代技艺传承人的武祥伦和所有宏济堂人不忘“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百年堂训,始终坚持以诚信和质量为本,坚持手工熬胶,有效保证了阿胶的质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2016年8月,武祥伦被评为“匠心山东人”,这一殊荣不仅是对他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技艺的肯定,也是对他在传承基础上,进行技艺改进和创新的认可。武祥伦说,“我父辈把爷爷他们那代的技艺传承下来,又在实际生产中进行了改良,然后把所有技艺传给了我这一代,我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继续前行,让这项技艺越来越完善。”

  “每一个工艺点想叫它提高一点,确实不容易,难,得下苦功夫。有时候为了提高一个点、改善一个工艺的某一部分,不是一个月两个月,有时候得半年以上,甚至一年,来回反反复复琢磨、做实验,才能成功。”虽然已经是手工阿胶厂厂长,但是武祥伦并没有就此停下精进钻研的脚步,他的敬业、创新和奉献精神,也代表着当代企业最需要的那份“工匠精神”。

 

     刘方毅:

  变废为宝的绿色探索

  白色泡沫垃圾,是指包括快餐盒以及各种家用电器、商品防压外包装等使用的,以发泡聚苯乙烯塑料为材料的废旧包装垃圾(国际英文统称PS)。随着人们对产品外包装重视度的提高,白色泡沫使用量急剧上升,也造成了十分恶劣的环境污染。

 

1-1F106120423628.jpg

山东英科环保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方毅

 

  然而这些“白色垃圾”在山东英科环保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方毅的不懈努力之下,成为了“以塑代木、变废为宝”的PS环保框条、相框、画框、镜框等各种室内外装饰材料。

  “1993年,我在美国留学时发现,废旧塑料没人回收且处理这些‘白色垃圾’的传统方法会让空气、土壤、河流均受到污染。”刘方毅说。经过调研,他认识到废旧塑料是非常好的再生循环物资,可以作为很好的木材替代品,既能消除污染,又能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于是,他在2001年放弃了在美国的工作回到中国,开始了创业的准备。

  创业期间,刘方毅不断地遇到难题,又不断地攻克难题,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英科”在泡沫塑料资源再生与应用领域不断创新,获得了自主研发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外观专利技术150多项,打通了白色泡沫资源化再生与产业化应用的产业链。

  如今,英科生产的各式相框、镜框、画框等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全球80多个国家,备受消费者青睐。但刘方毅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认为英科应将目光放在更前端的泡沫塑料压缩预处理上,出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与出售产品一同进行。

  “造粒机是最核心的机器。造粒机、挤压机,我们都有自主知识产权,压花轮、模具也是自己开发,机械设计、产品配方,我们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不少名校研究生加入到团队中。”刘方毅说。

  刘方毅不忘保护环境的初心,2016年英科环保废物利用率高达6万吨,2017年计划8-10万吨,也就是说一年消解5万吨泡沫塑料,避免了约500万棵树被砍伐,消解10万吨废旧塑料,相当于每年保护1000万棵树。

  刘方毅将“工匠精神”诠释成绿色发展、锐意创新的实际行动。

 

  徐月柱:

  从手工匠人到琉璃艺术大师

  琉璃制作要经过“火里来,水里去”的凤凰涅槃式过程,或吹、或捻、或拉、或展,历经十几道严谨的工序才能完成,一般制作过程要十几二十天,而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

  “琉璃之所以被称为‘瞬间艺术’,除去前期在脑海中构思的时间,真正制作的过程不过几个小时,需要一气呵成,无法反复,有一点失误便前功尽弃。”首届中国琉璃艺术大师、人立文创烧制实验室艺术总监徐月柱说。而对于这种“瞬间艺术”,徐月柱却爱的坚持而悠长。

 

1-1F106120549555.jpg

徐月柱 (右一)

 

  徐月柱生长的淄博博山,有制作琉璃的悠久历史,博山琉璃还曾作为宫廷的贡品名噪一时。徐月柱的父母从老一辈人那里学习了琉璃制作工艺,经营着一家琉璃作坊,家里那个烧着煤炭的土炉是徐月柱挥之不去的记忆,对琉璃制作的热爱正是因此扎根在徐月柱心里。

  这热爱支撑着他在千度高温的火炉旁,在来回无数次的烧制与塑型中工作了30多年。2011年,徐月柱被授予“首届中国琉璃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16年8月,他又被评为“匠心山东人”。

  从手工匠人到艺术大师,徐月柱传承了博山琉璃匠人优良的技艺和肯吃苦的精神。3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他不断探索琉璃制作的新工艺和新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法和艺术创作风格。2014年,他与78岁高龄的国际艺术大师韩美林共同研究,将韩美林的墨彩画与琉璃艺术相结合,成功创造了人立墨彩。

  人立墨彩是对琉璃制作工艺的一次颠覆式突破。一方面,人立墨彩创造性地将琉璃艺术与中国传统墨彩画相结合,既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墨彩元素,又以其独特的设计造型展现了前沿的时代艺术特征;另一方面,人立墨彩的制作工艺填补了中国国内琉璃艺术热成型炉变的空白,标志着琉璃文化产业开启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时代。

  从人立琉璃艺术博物馆会展的首次亮相,到上海、广州等地国内大型展会备受青睐,再到荣登米兰世博会、法国(卢浮宫)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殿堂,“人立墨彩”仅用了短短一年便完成了进军世界性舞台的三连跳。

  之后,徐月柱又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叶建新合作创作出“人立水墨”;与素有“油画大师”称号的黄泓洲先生合作创作出了“人立油彩”。

  2015年12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淄博陶瓷学院落户博山,为博山琉璃行业输送了一批极富青春气息的新鲜血液。这让徐月柱对琉璃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充满信心,他寄语这些“年轻艺术家”:希望他们在传承和弘扬琉璃文化的基础上,能够有更多对琉璃创新的思考,不仅仅是从作品的设计形态上,而且要从琉璃的制作工艺等方面去突破、去颠覆。


相关资讯

  • 对话大国工匠王曙群:创新使产业工人不被时代“折旧”

    “科技创新并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我们产业工人只要精益求精,潜心钻研,也有能力研发高精尖的零部件,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7月28日,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班组长、上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王曙群在“顶尖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

    2023-12-14 16:47:02
  • 谢大春:高考落榜生成了全国石英行业“大工匠”

    现代快报讯 今年58岁的谢大春曾是一名高考落榜生,但他从没放弃过梦想,刻苦努力埋头苦干,如今他已成为国家一级创新工程师、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技术专家,他带领团队开发出来的电子级高纯度石英砂更是将纯度提高到了99.9999%,填补了国内空白。△谢大春永不放弃,高考落…

    2021-10-12 15:02:36
  • 绍兴有了古建民间工匠库

    在7月15日举行的古城保护日主题活动中,15名曾在古城内参与众多古建保护修缮的传统手工艺人被评为“绍兴古建民间工匠”,他们也是“绍兴古建民间工匠库”的首批成员。他们有着怎样的技艺?成立“绍兴古建民间工匠库”又有何意义?迎恩门风情水街仿古戏台修建现场。优秀古…

    2021-7-22 9:30:45
  • 传拓工匠李仁清:高中毕业“进城务工”40年,他在北大办起展览

    中国文物学会全国第一个“专门技艺研习点”落户郑州。  6月22日,李仁清又迎来了一件大事,他和往常一样,和每一个来人握手、道谢、鞠躬,满脸笑容,谦逊到了极点。实际上,他早已荣誉等身。  这一天,中国文物学会在他的博物馆里成立了传拓技艺研习基地,这是中国文…

    2021-6-23 9:58:14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