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讯 > 国际

培育第一动力 打造战略支撑——安徽代表热议创新发展

2017年10月22日 15:58 来源: 安徽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何作出“安徽贡献”?安徽代表围绕创新发展,紧密联系实际,提出不少真知灼见。

 

        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

 

         10月19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党的十九大安徽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对境内外媒体开放。 “创新”是媒体最为关注的话题。

        “作为中国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安徽如今在一个更广阔的发展舞台上展现着吸引力和影响力,下好创新‘先手棋’可以说是安徽追求领跑优势的一个关键所在。我想请李锦斌书记介绍一下安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经验以及下一步的计划。 ”——人民日报记者首先提问。

        “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 ”省委书记李锦斌表示,创新是安徽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红色基因,也是我省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要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努力使创新之花在江淮大地结出累累硕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安徽贡献”。

        在回答新华社记者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问时,省长李国英表示,将着眼于培育增长点、壮大新动能,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10月19日晚,北京展览馆灯火辉煌。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字样在夜色中熠熠生辉。 50多名安徽代表随着汹涌人流步入展厅,兴致勃勃地参观展览。许多代表对展览中的安徽创新元素格外关注:佳佳机器人、“人造小太阳”、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设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模型…… “安徽改革创新蹄疾步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的最好印证。 ”叶太应代表深有体会地说。

 

        构筑全链条创新优势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只有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创新链条一般分为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产品与产业实现三个阶段,如何发挥侧重于不同阶段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互补与协同作用,完成全链条创新活动,是能否真正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 ”陈学东代表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对于构筑全链条创新优势至关重要。

        陈学东代表表示,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将充分发挥转制科研院所的桥梁纽带作用,始终坚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安徽从农业大省走向农业强省,科技创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是从事农业科技20多年的基层代表,最大的体会是‘服务三农必须要接地气’。”张正竹代表说,因为农业科技问题来源于基层一线,很多育种资源和奇思妙想来源于农村;农业科技工作者不光要学会站在科技巨人的肩膀上,更要学会站在农民的肩膀上。

        从事农业科技,如何做到“顶天立地”,而不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张正竹代表说,我省早在2010年就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平台,是全国最早建立地方体系的省份之一。下一步,要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支撑产业发展为目标,以科技成果创制为重点,以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对接服务为内容,为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强省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

 

        抓创新关键靠人才。

        “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中国科大始终对标国家战略,勇做创新引领排头兵。 ”许武代表说,中国科大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参与国家“双一流”建设、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大力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谋划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成为全国科教领域“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创新发展,人人有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作为基层一线工人,搞发明、搞创新不是我的强项。但是,我总想把事情干得更好、干得更顺当,让工友少累些、效率更高些、平平安安的。在日常工作中,只要碰到技术难题,我就想着搞一些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 ”许启金代表说,作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只要敢闯、肯钻,就能有创新,就能出成果。

        李莹代表认为,弘扬工匠精神,既需要“大国工匠”等榜样的激励,也离不开政府的高效作为。首先要让广大技能工人甚至全社会看到技能工人的发展前途,要尊重、重视、关心高技能人才,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稳定技能劳动的人员队伍,形成高凝聚力的技能人才群体。

        “技术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王爱荣代表说,在今后的科技工作中,要继续发扬工匠精神,立足岗位,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入手,加大科研攻关,不断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冲破国外垄断,实现科技现代化,努力掌握行业话语权。

 


相关资讯

  • 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丨纽约时代广场“全球华人艺术家展播”人物:纪怀昌

    2024适逢农历甲辰龙年,山水丹青国际艺术中心、美国集邮集团、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发展交流中心在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共同推出了“龙腾盛世 福佑中华——全球华人100位杰出艺术家大拜年”活动。为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特别邀请纪怀昌参加此次“…

    2024-2-21 17:43:50
  • 玉雕非遗大师张玉成新疆五彩玉蟾《财源滚滚》作品获2023日本横滨国际艺术展金奖

    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部、日本外务省、神奈川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后援支持的“2023横滨国际艺术家展暨第19届日中水墨协会展”,已于10月10—15日在日本横滨成功举办。10月10日下午,日中水墨协会会长满柏先生,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工艺美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贾晓东先生及中国…

    2023-10-30 16:09:37
  • 合作交流、共赢共享,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闭幕 《天津倡议》发布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闭幕式8月20日在天津举行 8月21日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取得了丰硕成果,8月20日下午在天津闭幕。闭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发表致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发布筹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倡…

    2022-8-22 9:30:15
  • 11国青年访黔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

    10月24日电 (周燕玲)“这几天感受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技艺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来自孟加拉国的力达2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未来想做中国工匠精神的传播者。10月19日至24日,2021“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轻工业研学旅行体验活动在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021-11-29 14:22:14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