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制造业兴国”“中国制造”逐渐成为流行热词,工业文化和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在影视领域大力倡导现实主义创作的当下,伴随着工业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相关创作素材也在源源涌现,与工业文化、工匠精神相关的工业题材影视创作迎来新机遇。
近期,大型工业史诗电视剧《火红年华》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该剧以坚实沉稳的笔触进行现实主义书写,将一幅反映中国工业发展史的壮丽画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再现三线建设,致敬代代相传的大国工匠精神。
《火红年华》让“三线精神”活起来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数百万建设者投身大漠荒野、深山峡谷展开三线建设是何等壮丽的场面?“英雄攀枝花·阳光康养地”的英雄城市攀枝花,是如何从一片不毛之地一步步建设成为新兴工业城市?今天的年轻人已很难想象,只能通过尘封在博物馆、档案馆里的资料去了解。
《火红年华》便是以国家“三线建设”为背景,以十九冶、攀钢、攀煤等位于四川的著名三线工业企业为故事原型,以攀枝花市为主拍摄地,全景式地展现了当年那一大批意气风发的建设者们,将一片不毛之地建设成为新兴工业城市的故事,诠释了平凡英雄们的“三线精神”。它用鲜活的影像解锁一段尘封的记忆,让年轻观众重新了解三线建设,让“三线精神”重新焕发生机。
《火红年华》塑造了一批三线建设者群像: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无愧一名工程师和共产党员责任与担当的夏方舟;有坚信“实践出真知”,爱才惜才的劳动模范陈国民;有秉承父亲遗志投身三线建设,在艰苦环境中不断成长的工程师秦晓丹;有时刻保持共产党员本色与初心,在前进道路上始终无私帮助年轻人成长的赵殿楚、霍茂森……他们不但演绎了三线建设者是如何在一片不毛之地上战天斗地,以钢铁意志和乐观精神燃烧自己的火红年华,建设起一座令世界惊叹的钢铁之城,同时也通过一次生动的历史实践展现了大国工匠精神的锻造与传承。
该剧导演王文杰也认为,没有三线建设者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就没有现在的攀枝花,这也是《火红年华》的思想内核。“建设者们一开始去的时候连电都没有,现架的电线,住的是茅草房,很容易失火,剧中我们表现了两次失火。”直到10集之后,大家才住上水泥板盖的房,但吃的依然是粗茶淡饭。是什么一直支撑着他们?就是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国家建设,没有奉献精神肯定是不行的,这些年轻人为了建设自己的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甚至还献出了生命,真的是无怨无悔去做这件事,这就是‘三线精神’,这就是一种奉献精神,就是一种责任,一种家国情怀。”
生动党史教材 书写历史启示当下
作为一个讲述工业历程的宏大题材,《火红年华》时间跨度涉及四五十年,但却并未采用宏大叙事的方式,而是从底层视角入手,通过参与川南钢铁建设的工人、学生、工程师等个体命运,以活生生的人物,折射时代进程。该剧播出后,不但在年轻观众中引发重温三线建设历史的热潮,也勾起了许多当年参与三线建设“三线人”的乡愁。
一位父辈参与过三线建设的“攀二代”说,对《火红年华》有一种亲切感,“剧中拍摄的场景就是父辈们工作和自己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有特殊的情怀在里面。这部剧,让我越发觉得攀枝花人了不起。三线建设者们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党和国家没有忘记他们。”曾经参与过三线建设的老一辈建设者们也纷纷表示,“《火红年华》真实地反映了攀枝花三线建设时期的情况。剧中的场景体现了攀钢工人在那个火红年代里奋斗、创新、只争朝夕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离不开默默无闻的平凡英雄。在导演王文杰看来,《火红年华》既有对“三线精神”的赞扬,也有对英雄的塑造,这些英雄就是像夏方舟、陈国民这样的普通人,“个人理想关乎国家命运,国家命运连着个人命运。愿意为国家命运奋斗的普通人,就是英雄。”
普通人的视角切入,让观众更能够切身体会“三线精神”从何而来,继而思考在今天如何传承“三线精神”,《火红年华》也是一部党史教育的鲜活教材。原著及编剧革非说,三线建设这段历史所孕育的牺牲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值得书写铭记,在当下,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多次走访攀枝花,曾经荒芜的山坡上矗立起一座现代化的美丽城市带给革非巨大的震撼。通过前期的素材积累和深入思考,他发现三线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具有特殊时代性历史事件,也为后来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故事,不仅仅是讲过去的事,更是勾连当下。”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