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关注 > 榜样

“大国工匠”“工人院士”!航天九院13所李峰斩获中华技能大奖

2021年06月24日 15:37 来源: 航天电子

6月22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第十五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在京召开,航天九院13所李峰摘得中华技能大奖。

730e0cf3d7ca7bcb6ffe969b79e7d96bf424a8f0.png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颁奖新闻,前排右三为李峰

中华技能大奖是我国设立的优秀技术工人最高奖项,代表了本行业、本工种的最高技术水平,获奖者被誉为“工人院士”。自1995年设立该奖以来,共累计表彰290人。

李峰工作30余年,潜心钻研铣工技术,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追求成就了今天的“火眼金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中国航天的“大国工匠”。

李峰,49岁,中共党员,铣工,航天特级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航天科技集团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领域“智库专家”成员、航天科技集团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李峰技能大师工作室”技术带头人。1990年工作以来,一直在13所从事运载火箭等核心产品“惯导系统”超精密加工工作。

凭借“稳、准、细、精、巧”的精湛技艺,李峰先后突破了异形、薄壁、特种材料零件超精密加工等150余项生产加工技术难题,有力保障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和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导航系统等重大工程研制生产任务,是名副其实为运载火箭打造“火眼金睛”的大国工匠。

李峰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百名杰出工匠”“国资委中央企业技术能手”“航天科技集团航天技能大奖”等荣誉称号和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航天基金奖”。李峰先进事迹曾在央视《大国工匠》新闻专题片中完美呈现,并入选《国防邮电产业大国工匠风采录》和航天科技集团“匠心初心”先进事迹报告会。2020年1月,作为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代表,李峰受邀参加中央春节团拜会。

d788d43f8794a4c2d4466426ce1aa9ddac6e3949.jpeg

穿针引线的“神箭雕刻家”

航天装备是彰显航天强国实力、提振民族士气的国之重器。惯导系统决定了它们能否飞得稳、打得准,被比作运载火箭等航天装备的“眼睛”。加工的零件每减少1微米误差,就能提高几公里的轨道精度。李峰以其精湛高超的加工技艺,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使加工精度达到了极限。

从1990年参加工作至今,李峰只干过一个工种——铣工。他加工过很多异形零件。每一次都是在攻坚克难,李峰却始终坚持做到精益求精。他常说:“加也是误差,减也是误差,只有零位是最好的。我达不到零对零,但一定要奔着那个方向做调整。”李峰日常用的刀具,都是他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在200倍显微镜下细心打磨而成的。

陀螺仪作为惯导系统的核心,犹如眼睛里的晶状体一般珍贵。陀螺电机是陀螺仪的关键元件,其零件加工难度犹如在几米外穿针引线。李峰针对问题潜心钻研,创造性地提出了“半圆延展整形”辅助支撑技术,并设计高强度刀杆,突破了加工技术瓶颈,产品关键零件安装基准同轴度达到微米级,大大提高了产品精度,大幅缩短产品研制生产周期,为某型装备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科研任务紧迫、先进技术封锁、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为保证某任务零件生产,李峰提出了“全螺旋”走刀方法,实现了超薄石英玻璃薄壁零件的超声铣磨精密加工,表面粗糙度达到0.1微米。他还提出了“快速锁紧反拉胀胎”加工方法,将单件装夹时间由300秒缩短到10秒以内。一系列加工难题的攻克,使核心产品的加工精度得到大幅提升,研制周期比常规需求缩短三分之二,保证了研制任务顺利完成。他参与生产的项目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创造经济效益的“铣工发明家”

面对“技术快速发展、设备不断更新、指标逐年提高”的形势,李峰不断创新组合加工、强力切削等加工方法,发明一次装夹多面加工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制作一系列专用刀具,将技术诀窍量化分解形成标准化、程序化的加工方法,助力型号任务。

在某新型运载火箭系统零件生产任务中,李峰攻克了生产瓶颈,精确计算出支架各点受力,设计了“双侧夹持过定位支撑”工装,使产品合格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确保了任务研制成功。他参与生产的项目又一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针对某结构件材料强度高但脆性大导致的合格率不高问题,李峰反复试验,发明了一套小螺纹加工刀具,并独创了修磨方法,解决了直径1.6毫米以下小孔的钻削和攻丝难题,开创了用普通高速钢丝锥加工特殊材料小螺纹孔的行业先河,使系统产品重量大幅减轻,有效确保发射任务顺利完成。

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有效提升了核心关键零部件加工生产效能。自工作以来,李峰先后参与完成重点项目30余个,承担精密加工任务2000余项,在推动加工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为单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潜心传授绝招的“技艺传道者”

航天绝技绝招,既要传承,更要延续创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峰善于钻研,勤于总结,乐于授业。他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积极开展绝技绝招讲座、技能实操等活动650余场,累计培训6000余人次,无私地将绝技绝招和加工技艺传授给一线技能人员。

7dd98d1001e93901e338fcd0bf02e6ef37d19619.jpeg

他积极发挥带头人的引领、示范和“传帮带”作用,先后带徒25人,培养高级技师3人、技师8人,2人获航天技术能手称号。李峰积极参与班组建设和加工技术推广活动,主持编制了典型零件铣加工作业指导书20余份、企业标准10余项,将超精密加工经验、成果进行固化和推广应用,带领班组获得“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荣誉称号。

李峰多次作为国家级技能竞赛教练,指导和帮助青年技能人员提高加工技术水平。他将多年积累的加工经验和绝技绝招传授给参赛技能人员,帮助他们在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李峰多次在各种交流活动中,分享经验、传授技艺,将航天领域超精密加工经验和技艺推广到其他行业。

家人眼中的航天“明星”

由于工作原因,李峰经常需要加班抢任务,临时性工作也较多,一年到头难有节假日。李峰的妻子独自扛起了家里的全部事情。全家出游,10多年间只有一次。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心肝宝贝,可被李峰像宝贝捧在手里的却是自己加工出的产品。

对家人,李峰心里满是愧疚,他总是在力所能及的时候,为家人多想些,多做些……他自学了按摩手法,一有休息时间就赶回家为父亲按摩,缓解老人家常常发作的腰疼。女儿参加高考时,他在头天晚上亲手做了饭,一边给女儿夹菜一边说:“你看到天上那颗最亮的星星了吗?航天人的目标就是探索浩瀚星空,在遇到困难时,我们航天人只要抬头望望那颗最亮的星,就能进一步坚定初心和使命,爸爸相信你,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初心,勇敢向前。”

李峰说,谁都爱自己的小家,可为了心中这份事业,企业这个“大家”的事,必须放在第一位。女儿小时候总是骄傲的对小伙伴们说:“我爸爸是干航天的,他是最棒的!”这句话,李峰一直记得。

30年来,李峰不忘航天报国初心,勇担航天强国使命,坚守小小三尺铣台,铸就件件大国重器。他用专注与奉献诠释了航天技能人员的追求和梦想,实现了从一名普通技工到技能大师的完美蜕变,为航天强国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华技能大奖实至名归。

相关资讯

  • 玉雕非遗大师张玉成荣获通州区第二届“通州工匠”称号

    2023年11月2日,由北京市通州区总工会主办的第二届“通州工匠”颁奖典礼在北京通州举办。玉雕大师、玉雕非遗传承人张玉成被评为通州区第二届“通州工匠”荣誉称号。通州工匠选树活动,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市委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部…

    2023-11-3 16:15:32
  • 内蒙古包头市20万元重奖“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卢仁峰

    人才是城市发展最大的“富矿”,内蒙古包头市以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礼遇人才、认定人才、致敬人才。3月25日,包头市委市政府20万元重奖“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卢仁峰。卢仁峰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焊工,从业43年来,他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技术峰值,一…

    2022-3-28 9:30:10
  • 95后工匠邹彬:选择砌墙这份职业,就要做到最好

    湖南小伙子邹彬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工匠精神,练就了一手砌墙的好技艺。在第四十三届世界技能大赛中,邹彬为中国捧回砌筑项目的第一块奖牌。如今,邹彬不仅在工地上指导砌墙,还负责质量检查。他说,技能学无止境,每份职业都很光荣。建筑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但邹彬…

    2022-3-22 13:25:46
  • 树立质量标杆弘扬质量先进 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揭晓

    第四届中国质量奖颁奖仪式现场。人民网记者 孙博洋摄人民网杭州9月16日电 (记者孙博洋)2021中国质量(杭州)大会于今日召开,会上揭晓了第四届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组织和个人。据介绍,中国质量奖于2012年设立,是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每两年评选一次,已开展三届评…

    2021-9-17 7:24:31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