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80后施一研究员——(引题)
“做科研就是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技自立自强·青年科学家)(主题)
人民日报记者 吴月辉
核心阅读
作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主攻新发突发病毒研究的施一总是战斗在与病毒抗争的第一线。
H5N1、H7N9、埃博拉、寨卡病毒、新冠病毒……多年来,施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科研,守护公共卫生安全,在科研路上持续应对挑战。
见到施一,是在他的办公室里。尽管是周末,但施一和同事们仍在紧张而忙碌地工作。
这些年来,从H5N1、H7N9到埃博拉、寨卡病毒,36岁的施一已经“身经百战”。作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主攻新发突发病毒研究的施一总是战斗在与病毒抗争的第一线,从未退缩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施一更加忙碌,每天都在跟病毒较量,和时间赛跑。
“做科研就是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守护公共卫生安全,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施一说。
施一(左二)在做实验。资料图片
“要在短时间内集合力量,快速拿出科研成果”
新发突发病毒研究是防控疫情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基础工作。“我们的研究通常分为常规研究时段和攻关时段。”施一说:“所谓攻关时段,就是出现突发情况时,要在短时间内集合力量,快速拿出科研成果。”
突然面临紧张局面,承受高强度的压力,对于像施一这样的新发突发病毒研究人员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
2013年2月,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生了H7N9亚型禽流感疫情。当时,在导师高福院士带领下,施一和同事迅速针对病毒展开研究。“为了第一时间得到病毒基因样本,研究人员自己上阵,直接坐飞机去把样本取回来。拿到样本的当晚,我们就立刻开展后续研究。”谈及8年多前的那场“战役”,施一记忆犹新,从疫情发生到拿出初步研究成果,团队只用了一个多月,“在全世界范围内,我们团队第一个将研究成果投稿到《科学》杂志上。”
事实上,即使是在常规研究时段,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
“很多实验需要连续操作下去,不能中途喊停。”施一说:“比如,我们经常需要针对蛋白质展开特性研究,在蛋白质的纯化过程中需要连续实验。假如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实验结果,很可能就会发生降解、沉淀等现象,导致实验失败。”
“想要高人一筹,必须先人一步”
从初中起,施一就喜欢阅读科幻故事,故事中描述的新奇物种、无边无际的想象世界,令他心驰神往。“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一句话:‘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让我对生命科学更加好奇,想要去了解它。”施一说。
就这样,少年施一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研究生物学的种子。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没有任何犹豫就填报了生物科学专业,最后如愿进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习。
大学期间的学习经历,真正为施一打开了生命科学的大门。他对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等都进行了深入学习,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基础。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施一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研究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认知生命的本质,应该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项工作。”带着这样的想法,施一决定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他将微生物学选做自己的研究方向,经过努力,2006年9月如愿进入中科院微生物所,正式开启科研生涯。
从21岁到36岁,施一经历了无数个实验室中的不眠之夜,无数个从沮丧到惊喜的时刻。尽管在同辈中已是佼佼者,但施一仍丝毫不敢懈怠,“在病毒研究领域,国际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对新发病毒的研究,时效性非常强,分秒必争。想要高人一筹,必须先人一步。”
“科学研究存在不确定性,坚持很重要”
从事科研工作多年,施一坦言自己也曾有过动摇和彷徨。2011年博士毕业时,他还没有出色的科研成果,“当时压力很大,犹豫过自己是否适合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施一说。在那段苦闷的日子,导师和家人都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和鼓励,同时帮他寻找突破口。
“他们认为我在研究能力上其实很不错,之所以一时没有取得比较好的成果,可能是选题没有选好。”于是,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施一重新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科学问题去做研究,并及时做出调整,也重拾了信心。
随后,施一在科研之路上接连取得突破。如今,作为一名年轻的博导,他寄语致力于投身科研工作的年轻人,要对研究有明确的认识,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道路提早规划。“多吃点儿苦,多给自己一些压力,把目标定高一些,这样未来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施一说。
科研充满了未知的风险,施一对此很坦然,“有可能几年时间都没有出成果,但是坚持下去,没准儿很快就会出现转机。科学研究存在不确定性,坚持很重要。”
除了坚持,施一觉得做科研也需要情怀。他说:“吃苦的同时也要享受快乐,去挖掘发现新知识的乐趣。在研究中要对个人名利看得淡一些,不要带偏研究方向。”
谈及研究,施一看得更远:“未来还可能随时出现更多未知的病毒,做通用疫苗、广谱药物的研发是未来的方向,我们需要有相应的前瞻性储备和应对。”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