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 > 匠人

海岛工匠风采丨普陀恒尊集团孙素文:从泥水匠到大工匠

2021年05月06日 10:18 来源: 舟山市普陀区融媒体中心

开栏语:近年来,舟山市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需求,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政策,着力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大力推进新时代工匠培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000.jpg

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4月30日起,浙报集团舟山分社联合舟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出“海岛工匠”系列人物报道,用镜头展示这些工匠风采。

5月2日上午,虽正值五一黄金假期,但普陀恒尊集团陈家后拆迁安置项目管理人孙素文早早就来到了施工现场。他要赶在工人们开工之前,对施工进度、现场安全等进行巡查。“这是我每日必做事情之一。一方面了解项目前一天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孙素文说。

今年56岁的孙素文,从事建筑施工的技能实操及技术管理行业已有四十载。“16岁时,为了生计,我学着做了一名泥水匠,开始在建筑工地里摸爬滚打。”孙素文告诉记者,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把“泥水匠”这门手艺和建筑行业当成了自己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从业40年的时间里,孙素文已经习惯了坚持在建筑工程施工生产第一线,从来没有完整的休息日。也正是这几十年如一日的踏实肯干,昔日的泥水工,如今已成为一名“中国建设工程施工优秀工匠”。

在陈家后村拆迁安置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留意到,有好几个用金属支架构建而成的“小房子”。“这是我前几年带领研发的‘建筑施工现场整体式移动配电房’。”孙素文介绍,原来工地的临时配电房是采用砖块砌筑,加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板等施工工艺,工序繁琐、成本投入大。当基础工程结束,配电房就报废了,需要拆掉重做,资源浪费很大。

“能不能建造一种简便、环保而且低成本、可重复利用的整体式移动配电房?这是我始终挂在心头一件大事”。孙素文从2015年开始就萌发了这个想法。在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和不断钻研,终于在2017年把这项用金属材料为构架,彩钢岩棉夹芯板作围护结构的新型工艺代替砖块砌筑的传统工艺付诸实施。“‘建筑施工现场整体式移动配电房’研发应用后,无论我们施工到哪里,这个整体式移动配电房就能‘跟’到哪里,不但有效地节约了资源,还取得明显的节能环保效果。”孙素文说。

因为勤奋、爱钻研,这些年,孙素文还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 2010年,为解决施工车辆进出的扬尘及车辆清洗问题,孙素文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型汽车清洗槽,成为全市建筑工地必建的推广配套项目; 2017年,孙素文在多年施工一线丰富的管理经验基础上,经过多次成本测算和比较,设计出适合其力变状态下工作的防渗漏建筑楼地面变形缝构造产品……这些年来,他的多项QC技术课题获得了国家、省、市一二等奖,经济效益明显。

除了创新,孙素文还善于总结。他把自己所掌握的一些技能技术知识整理成文章,已有十余篇技术论文发表于各级刊物,其中《房屋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的探究》《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探析》发表于国家级刊物,引起建筑同行的广泛关注。

从业40年,孙素文收获了许多:中国建设协会首届优秀建设工匠、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拔尖技能人才”、舟山市劳动模范、省首届浙江建设工匠、市首届千岛工匠……

这些称号在他眼里,既是荣誉,也是动力。“我一直有个信念,只有一直保持善于思考、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才不会落后于这个开放竞争的时代。”孙素文说。

相关资讯

  • 对话大国工匠王曙群:创新使产业工人不被时代“折旧”

    “科技创新并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我们产业工人只要精益求精,潜心钻研,也有能力研发高精尖的零部件,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7月28日,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班组长、上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王曙群在“顶尖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

    2023-12-14 16:47:02
  • 谢大春:高考落榜生成了全国石英行业“大工匠”

    现代快报讯 今年58岁的谢大春曾是一名高考落榜生,但他从没放弃过梦想,刻苦努力埋头苦干,如今他已成为国家一级创新工程师、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技术专家,他带领团队开发出来的电子级高纯度石英砂更是将纯度提高到了99.9999%,填补了国内空白。△谢大春永不放弃,高考落…

    2021-10-12 15:02:36
  • 绍兴有了古建民间工匠库

    在7月15日举行的古城保护日主题活动中,15名曾在古城内参与众多古建保护修缮的传统手工艺人被评为“绍兴古建民间工匠”,他们也是“绍兴古建民间工匠库”的首批成员。他们有着怎样的技艺?成立“绍兴古建民间工匠库”又有何意义?迎恩门风情水街仿古戏台修建现场。优秀古…

    2021-7-22 9:30:45
  • 传拓工匠李仁清:高中毕业“进城务工”40年,他在北大办起展览

    中国文物学会全国第一个“专门技艺研习点”落户郑州。  6月22日,李仁清又迎来了一件大事,他和往常一样,和每一个来人握手、道谢、鞠躬,满脸笑容,谦逊到了极点。实际上,他早已荣誉等身。  这一天,中国文物学会在他的博物馆里成立了传拓技艺研习基地,这是中国文…

    2021-6-23 9:58:14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