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年前“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的关注热度不减,涌现出一大批对工作执着、对职业敬畏、极度关注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劳动者。但是,“工匠精神”的回归,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不仅需要个人的执着与奋斗,还需要化解制约“工匠精神”的瓶颈问题。
“差不多”文化对“工匠精神”的制约。我国自古有庖丁解牛、鲁班、卖油翁等历史悠久、脍炙人口的工匠式传奇,但如今却被“差不多”文化所取代。“差不多就行了”成为一部分人的工作及生活态度,无论做什么,都以“差不多”为准则,不求甚解。认真、精益求精的人被认为是较真、不合群,被看成另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工匠精神”的没落就显得在所难免。
“从众”心理对“专注”的消解。我国民众从众心理很严重,例如,某些城市的经济开发区以发展电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纳米科技产业、动漫产业等为主,其他城市也都一窝蜂地按照同样的模式建设经济开发区。办企业是这样,办学、就业也是如此,缺乏对事业的专注,耐不住寂寞、缺乏执着精神。从众心理严重,这说明人们思考不深,进而导致“专注”精神的缺位,而“专注”恰恰是“工匠精神”的基础。
“快餐文化”对“工匠精神”的瓦解。“7天开口讲美音”、“一个月拿下注册会计师”等种种不靠谱的“快餐文化”让许多人急于求成,恨不得短平快地走向人生巅峰,形成渴望速成的急功近利心态。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人们很难发现并培养自己的兴趣,很难静下心来专注于某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整日生活在摇摆漂浮中,“工匠精神”的没落就在所难免。
诚信缺失是“工匠精神”的大敌。以投机取巧、破坏诚信的方式达到目标是一切精益求精价值观的死敌。由于诚信缺失,就会产生毫无道德约束和信用底线的非法牟利行为,就会导致操守危机、责任危机、信念危机,制假造假、剽窃等行为就会时常发生,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工匠精神的形成。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粗放式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优先保证就业的办学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很多职业院校对“传技”和“育人”关系的把握出现了偏差。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技能水平不高、“工匠精神”匮乏。有些学校紧跟市场需求,频繁更改专业设置,造成没有骨干专业、特色专业的局面,培养了一批不够“专业”的学生;有些学校专业建设乏力、专业质量不高,培养了一批不够“职业”的学生。我们的职业教育只重视技能传授,没有顾及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培养了一批没有“职业精神”的学生。大批的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很高,但质量却不高。
忽视教育分流,影响职业院校生源质量。意大利的老牌裁缝认为,必须从小学开始学习,才能做好西装,这就把西装裁缝师提高到钢琴师和小提琴师的地位。很多手艺活儿如车钳铣刨雕等手艺,必须从小开始学才能学精、才能成为大师。基于此,德国等发达国家,从小学开始就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实际将学生分流。而我国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是在初高中毕业后,是升学无望时的无奈选择。由于政府没有重视对学生及早进行教育分流,致使就读职业院校的学生并非出自兴趣,而且由于年龄偏大,学习手艺活儿变得更加困难。
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我国的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是世界各国都倍感惊叹的珍品。而今,为了更好地传承“工匠精神”,必须明确制约“工匠精神”回归的瓶颈问题,找到问题所在,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